中新健康|儿童节、端午节将至 需警惕蜱虫叮咬

来源: 百度新闻搜索
2024-05-31 08:36:29

  什么是蜱虫?牛军介绍,蜱虫为人、家畜及野生动物的体外寄生虫,无论是幼虫、稚虫、成虫均能吸血,常叮咬狗、猫等多种动物,也可叮咬人。蜱虫常栖居于墙壁、石缝、草地、树及动物的巢穴处,在野外植被茂密的地方均可出现,也会蛰伏在牲畜皮毛之间,伺机侵袭人体。

  蜱虫叮咬危害有多大?牛军说,蜱虫的嗅觉非常敏感,能在几米之 外嗅到宿主气味,可爬到树叶或草尖上等候觅食,当宿主经过,立即跳跃或攀爬至宿主身上,寻找皮肤相对薄弱的地方吸血,如颈部、耳后等。蜱虫的可怕之处在于它不仅可引起局部皮肤症状,而且是螺旋体、立克次体、病毒、细菌感染的媒介,可传播多种疾病,包括立克次体热、埃里希体病、莱姆病、巴贝西虫病、回归热和土拉菌病等,严重时甚至可致人死亡。

  如何判断蜱虫叮咬?牛军指出,蜱虫叮咬后可出现皮肤症状与全身症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蜱虫在吸血时将蜇肢和口下板同时刺入宿主皮内,可在皮肤上呈现类似黑痣样的皮肤症状。被叮咬处局部皮肤出现水肿性红斑或丘疹、水疱、结节,中央可见虫咬的瘀点或瘀斑,抓破后可形成溃疡,多数患者伴随局部皮肤瘙痒或疼痛等症状。蜱吸血数日后,可出现畏寒、发热、头痛、腹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发热时多为持续性高热,可高达40℃以上。

  个人如何防护蜱虫?牛军建议,外出活动时需要加强个人防护,建议穿长袖及长裤,同时束紧袖口、领口及裤脚,预防蜱虫叮咬;在进行野外活动时,皮肤表面可涂抹邻苯二甲酸丁酯乳剂,衣物可以使用含有避蚊胺(DEET)或氯菊酯的“驱虫剂”处理,能一定程度上避免蜱虫叮咬;外出携带宠物时,要及时消灭宠物体表的蜱虫,避免宠物把蜱虫带回家,从而受到叮咬;外出游玩归来后,要仔细检查全身皮肤,避免蜱虫藏匿。其实大多数疾病需要蜱虫贴附在皮肤上至少24小时以上才能有效地传播,因此不断地检查身上是否有蜱虫叮咬并及时发现和干预是防止蜱传播疾病的重要方法。

  “刘老师将‘引导’与‘干预’的关系把握得恰到好处,既给我们指引方向,又鼓励我们探索和试错。如果没有这种‘手把手’和‘放开手’的指导方式,我很难有如此大的进步。”李佳宸对记者说,刘玮老师这种引导式教学和循序渐进、尊重个性的培养理念,促进学生们不断进步和成长。

  冬奥会结束以来的一年中,国家游泳中心已成功举办了京津冀游泳公开赛、 “文化中国·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联欢晚会、 “中秋国潮专场”等赛事和活动。各类活动实地检验了奥运场馆品牌的硬件水平和团队服务保障能力,不仅仅局限在体育范畴,在文化、商业等多个领域,国家游泳中心的各项功能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中国最大程度守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黎巴嫩共产党中央委员阿德汉·赛义德常年生活在中国,曾撰写《坚定——一个外国人的武汉日记》一书,记录了自己亲身经历的武汉抗击疫情全过程。他表示,从以人民为中心出发,中国制定的防疫政策都基于科学认识,医学专家的意见建议得到采纳。更重要的是,中国面对风险挑战有所准备,并能全力以赴。“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获得人民的高度信任,医务人员、科学家、基层党员、社区志愿者等团结一心、共克时艰,中国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

  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测控工程师 孙纯:因为这个望远镜它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它需要反射面和馈源舱去实时地高精度配合,就是高精度指向我们观测的天体,所以就需要我们实时地监测望远镜的状态。

  每到一个点位,值守人员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一丝不苟。20点出勤,转眼已过0点,出现故障的灯全部及时维修好了。室外也越发寒冷,但大家的心是火热的。

  他一直表达希望弘扬中华文化的心愿,2015年时他曾表示,“五十年前,我曾经有过一个想法:把中华文化中自古以来的精彩诗词歌句、座右铭整理起来,为漂泊中的中国人,那些遇到挫折、心理苦闷的人,激励和鼓舞精神。”

蓝恩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