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债走俏助人民币国际化

来源: 青瞳视角
2024-06-06 05:13:55

  境外机构在我国发行的人民币债券被称为“熊猫债”。继去年发行量创历史新高后,今年一季度,熊猫债又迎来开门红,在全球债券市场中不断刷新热度,引发广泛关注。

  熊猫债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的发展速度却一点都不慢。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的不断深化,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熊猫债作为境内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重要一环,在引入国际发行人及投资人、丰富债券市场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3年,熊猫债全年发行量首次突破1500亿元大关,发行主体家数、发行期数和发行规模同比增幅均超80%,纷纷创下历年最高水平。

  创历史新高,折射出境内相对较低的融资成本与不断优化的制度环境。相较于美元债券市场,人民币债券市场的融资成本有着显著的优势。在过去美元的低利率背景下,大部分国际公司一般倾向于在美元债券市场完成债券发行,之后再将资金转为人民币为其在中国境内的分公司注资。现在,由于美元利率高企,这些国际公司倾向于直接发行人民币债券完成融资需求。熊猫 债也由此成为海外发行人“降成本”的重要手段。

  熊猫债的扩大发行,有力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熊猫债放量发行有利于构建起离岸人民币资金池。同时,跨境使用人民币也将有利于更多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中国债券市场,进一步畅通人民币的回流渠道,建立起人民币国际化使用的闭环,提升人民币的货币流动性。从中长期看,熊猫债市场体量增加,对人民币的广泛应用将起到提振作用。而且,熊猫债市场发展会进一步促进人民币境内外流通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为人民币国际化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为境内外经营主体提供更加多元化、便利化的币种选择,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和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目前已成为全球第四位支付货币、第三位贸易融资货币和第五位外汇交易货币。人民币的稳定性、安全性及市场化、全球化水平,不仅将提升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认可度,还将推动人民币向“强大的货币”稳步迈进。(姚 进)

  对比历史,本轮牛市第一波上涨未完,行情后半段重视成长。成长中,建议重视数字经济。此外,建议关注新能源和券商,全年维度关注消费复苏。展望2023年,借鉴2021年疫后复苏经验,器械、医疗服务、中药有望增长较快。

  图个元宵好彩头,十月初五街一家糖水店前排起了长龙。“听说内地旅行团明天要到来,期待届时生意会更好。”店员何先生说。

  今天,记者从北京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交通安全组获悉,自1月8日中国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以来,就医需求趋于平稳,北京社会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正常。

  <strong>流光溢彩庆元宵</strong>

  <strong>广西汇君农牧公司董事长 江鱼:</strong>我以前只是养鸡,现在你要把你的这个饲料入库的时候是什么型号,投放的时间、次数都要列好。

  除夕那天,学校里弥漫着浓浓年味,大家围坐炉火旁,一起听故事、赏年俗,吃上了热气腾腾的年夜饭。“我们跟着老师画糖画、包饺子,宿舍门上贴的‘福’字,还是我自己写的!我要把这个‘福’字带回老挝!”紧握毛笔,李灵美还学着写下了自己的第一副春联。擀皮和馅,捏成第一个像样的饺子,同行教师陈尚德说:“等我回去了也要包给家人吃。”

崔振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