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摄影家将用影像传播贵州桥梁文化

来源: 中国小康网
2024-06-15 15:55:47

  中新社北京4月24日电 (记者 应妮)中法著名摄影家将联合赴贵州省对花江峡谷大桥的建设进行专题拍摄,其中法国摄影家格瓦·戴高乐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第一任总统戴高乐将军的侄孙,其父贝尔纳·戴高乐曾任法中委员会主席,被誉为中法友谊的“信使”。

  由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法中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贵州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发布会24日在北京举行。现场同步举办了“伟大的足迹——格瓦·戴高乐摄影展”。

  受家庭影响,格瓦·戴高乐从小对中国充满兴趣。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来,他多次来 到中国拍摄了大量体现中国人文变化和城市发展变迁的照片,用镜头记录并见证了中国的崛起和发展,延续着戴高乐家族对中国的友好情

  对将要启程的贵州之行,69岁的格瓦·戴高乐充满期待。尽管已是第二次去贵州,他对2019年的贵州之行仍念念不忘,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和习俗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多年来多次往返中国,他坦言中国最显著的变化体现在建筑、科技和人们的衣食住行。他拍摄的老照片,常常聚焦普通人,例如胡同里下棋的老人、公园里纳凉的游人等,“摄影作品会给人带来思考,每次看到还是会心怀喜悦”。

  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名誉主席朱宪民与摄影家樊振寅、朱珩,将和格瓦·戴高乐共赴贵州。朱宪民高度评价戴高乐拍摄的作品,“体现了一个法国摄影家眼中的中国变化”。他表示,中法摄影家联合拍摄贵州的桥梁很有意义,用影像将贵州的桥梁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据悉,花江峡谷大桥的桥面距离峡谷水面垂直高度达625米,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高的大桥。此外,中法摄影家还将对牂牁江大桥、乌蒙山大桥等其他几座有代表性的大桥进行拍摄,充分展现作为“世界桥梁博物馆”的贵州省“万桥飞架”的人间奇迹。

  此次拍摄从4月25日持续至4月30日。中法摄影家创作的作品拟将分别在两国展出,为中法建交60周年再添文化艺术交流的“桥梁”。(完)

  华东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陈弘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澳大利亚新一届政府表示出积极修复双边经贸关系的意愿,现在这一意愿正在进入落实阶段。

  在今年3月16日举行的中国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回应澳大利亚煤炭进口问题时曾称,中国对煤炭进口实行自动许可管理,煤炭自动进口许可证可正常申请。

  陈先元介绍,现在黄浦江观光只有三种形式:一是从浦东看浦西,二是从浦西看浦东,三是乘坐黄浦江邮轮看两岸。“如果在黄浦江上建一个缆车,可以有第四种形式观赏两岸的景色,而且是动态的。”他说。

  “我们收到市纪委监委转来的案件线索,主要是反映闫学会利用职务便利,收取管理服务对象钱款的问题。”办案人员介绍,报请批准后,西城区纪委监委第一时间认真开展初核。

  作为经济“晴雨表”,今年以来快递行业在稳步复苏。国家邮政局统计显示,2023年4月初,中国快递行业业务量突破300亿件,比2019年达到300亿件提前了99天,比2022年提前了18天。国家邮政局日前发布的报告称,预计3月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速在27.6%左右;预计一季度快递业务量、业务收入同比增速将分别为12.7%和9.9%。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廉政法治中心主任魏昌东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从案例看,“股神”炒股其实就是“借股为壳”,本质是以权谋私,权钱交易。

冯怡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