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美国女婿“马大哈”的中国年:带着母亲感受地道“年味”

来源: 中文网
2024-06-21 11:49:05

  中新网四川南充2月7日电 题:美国女婿“马大哈”的中国年:带着母亲感受地道“年味”

  中新网记者 刘相琳

  “嬢嬢,你赶场买的什么,有没有卖汤圆的?”身穿花棉袄、脚踩胶鞋、背着竹篓,美国女婿温世杰(James Wemyss)在赶场路上不停地用四川话与当地人打招呼,他和家人一起要去镇上采购年货。

  近年来,跨国婚姻在中国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国籍的“洋女婿”“洋媳妇”们融入中国家庭,入乡随俗地过起了中国年。近日,在四川南充市蓬安县妻子外婆家过年 的温世杰就是其中一位。

  温世杰来自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在重庆与“川妹子”小林因探戈舞结缘,随后在山城安了家。在中国短视频平台上,温世杰的另一身份“马大哈”更为人熟知——因分享帮外婆干农活的视频而走红网络,目前在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已有超400万粉丝。

  今年是马大哈第一次将远在美国的母亲琳达(Linda)接到中国过春节。“以前我以客人的身份去朋友家过年,现在我在中国安了家,有了两个女儿,在中国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客人,而是属于这里的一份子。”马大哈说,接妈妈来中国过年,也是回家过年,希望妈妈能亲身感受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集市上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挑春联、选灯笼、购糯米、买汤圆……马大哈带着母亲从一个摊位,游走到另一个摊位,半天时间里,三个背篓装满了各种年货。“万事如意的寓意是,今年你所有愿望都将会实现。”拉开一副春联,马大哈对母亲说。

  “中国人更看重春节带来的意义,而不仅仅是一个节日。”琳达说,买年货、扫尘、贴春联、吃年夜饭、守岁、拜年、祭祖……来了中国以后,她才知道春节有这么多习俗,而家人团聚是春节最重要的部分。

  “妈妈,该做春节装饰了,我们要把春联贴到门上,还要挂红灯笼。”马大哈边撕旧春联边对母亲说,现在是辞旧迎新环节,后面还有很多有仪式感的事等着大家。在母亲和妻子的配合下,不一会儿布置好春联、窗花、门神、灯笼等。

  马大哈在中国已经过了十几个春节,对中国春节习俗十分了解。他说,在美国也会有人过春节,但只是和朋友去一家中餐厅吃一顿中餐。在中国过春节完全不一样,有春晚、团年饭、拜年、鞭炮、压岁钱等各种习俗和趣事。

  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而饺子,是大部分中国人春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为了满足马大哈母亲琳达的素食习惯,今年春节,马大哈的妻子特意准备了多种素菜饺子馅。马大哈也为外公、外婆准备了他们最喜欢吃的意大利面。妻子洗菜、岳母切腊肉、外婆烧火、马大哈在餐桌前教母亲和女儿包饺子,一家人正在为春节的团年饭忙碌着。

  “我喜欢灯笼,喜欢红色,也喜欢大街上喜气洋洋的氛围。”琳达说,新的一年,希望大家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完)

  而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又称上海红房子医院)的黄浦院区、杨浦院区, 首个“兔宝宝”也纷纷来临,都是男宝,都是家中“二宝”。其中黄浦院区降生的首个“兔宝宝”叫宸宸,体重达3000克,他的哥哥五年前也出生在这家医院。而在杨浦院区降生的首个“兔宝宝”叫柚柚,体重达2920克,他的姐姐小麦芽四年前同样在上海红房子医院出生。

  “叮铃铃、叮铃铃”……

  长年累月的攀爬机车、扛设备,朱彰镰腰腿犯了职业病。有时检修时间久,腰腿隐隐作痛,但他还是一丝不苟地做到最好。工作42年来,经他检修维护的通信设备不计其数。(完)

  作为一家以粮农为主业的省属国有企业,浙江省农村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拥有新农都杭州、绍兴、湖州、衢州四地市场,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数万农户增收。因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一站式采购”优势,占地约50万平方米的衢州新农都市场较为特殊,“买全国,卖四省边际地区”成为这里年复一年的常态。

  <strong>乘警“冰冷”里也有温度</strong>

  盐城万户新村小区始建于1983年,现有127幢住宅楼、1.3万人口,医院、学校一应俱全,是名副其实的“万户”小区。这个“40岁”的小区由于开放的环境和密集的人口流动,曾经是盐城市区的治安难点。

张伶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