粿条预制菜渐成规模 “专属浪漫”走出潮汕

来源: 红山网
2024-06-03 00:43:57

  中新社汕头4月6日电 题:粿条预制菜渐成规模 “专属浪漫”走出潮汕

  中新社记者 李怡青

  “一份海鲜粿条汤,要下花蛤、肉丸 、虾丸、墨斗丸、鱼皮胶和鱼册。”“一份牛肉丸粿条汤,放生菜!”……这些呼喊式的下单对白,每天在潮汕各地食肆中不断重复。潮汕人离不开粿条,如何让这一独属浪漫走出潮汕,是当地在思考的问题。

  潮汕粿条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研磨成米浆后,摊置成薄层,经蒸、晾后切成一指宽的条状,可烹煮成主食,是当地百姓家里经常食用的米制品。

  日前,汕头市出台《汕头方便粉产业化发展行动方案》。汕头市多家食品生产企业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创新生产汕头粿条(方便粉),并实现粿条(方便粉)品质化、集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汕头市工信局副局长郭鹏程称,粿条作为汕头特色食品,一直以来以堂食为主。现在通过技术创新、技术攻关,大力推动粿条(方便粉)产业的发展,希望通过5年时间,能够达到全产业链600亿元人民币的产业规模。

  融入潮汕口味的粿条(方便粉),既有备受民众喜爱的“潮汕牛肉粿条”,也有以卤水口味为卖点的“潮汕粿汁粉”。口味融合传统与时尚,以崭新、便利的形态打开汕头美食产业发展新模式。目前,已有16家企业推出35款粿条(方便粉)产品。

  汕头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院学生卡迪称,想带粿条(方便粉)回国分给我的朋友们和家里人,让他们也尝一下中国的潮汕菜。

  “记得在国平路有家大观园粿条面店,可选择肉饼、铁铺肉丸、豆芽、生菜粿条汤,在物资缺乏的年代,吃上一碗粿条汤真是太美味了。”6日,现居澳大利亚的潮汕籍乡亲陈炳钦说,年少时期的粿条汤味道让他至今难忘,如今买到粿条方便粉带到海外去,太方便了。

  “我在汕头读高中时,最喜欢去复合埕吃碗牛肉粿条汤。”现在广州工作的汕头“95后”小伙陈禹霖说,如今他每次回汕头都会特意过去品尝一番,回味一下当年的味道。

  广东集味村食品有限公司营销策划经理辛宰勇说,随着现在食品工业化和冷链技术的发展,很多技术都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所以推出了速食粿条(方便粉)在汕头和各地的众多商超、便利店渠道销售。

  如今,汕头方便粉(粿条)产业呈现强劲发展势头,形成集生产、销售、冷链、包装、装备等于一体的预制菜产业生态圈,同时,当地借助丰富的华侨华人资源和海外市场紧密相连,向世界展示潮汕“专属”味道。(完)

  在疫情之下,每个人都不容易,不少人都淋过雨,但请相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每个人都了不起,我们总能穿越寒冬,找回“诗与远方”。这个跨年夜,有不少人在朋友圈里晒出了自己的年终总结书单。有人在书中渴求着心灵的平静,抚慰内心的浮躁与焦灼;有人想在书中云游四方,领略着世间万般风景;也有人与前辈先贤对话,在思想的沉淀中感悟今朝。“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每一个细微跳动的文字,都将诞生强大的生命力,安静而又坚定地燃烧,照亮漫漫长夜。

  重复快速射电暴FRB20190520B的发现可以追溯到2019年,彼时,上述论文的第一作者、国家天文台牛晨辉博士在处理FAST观测数据时发现,某日的数据存在重复的高色散脉冲,该脉冲很快被确定来自一个新的快速射电暴并被命名为FRB20190520B。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员发现FRB20190520B并不像其他快速射电暴闪烁一次便神龙见首不见尾,而是持续活跃,一直在闪耀。通过对全球多个望远镜观测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FRB20190520B最终被确定来自一个距离地球30亿光年的贫金属矮星系。

  <strong>【地评线】荔枝网评:起步即冲刺,让明天的中国更美好</strong>

  纪检监察事业将迎来更多高素质人才。

  一方面患者增多,另一方面部分医护人员受疫情感染,随时存在着减员。在护士值班表上,写满了数字,这些代表着他们的加班时间。

  2022年7月26日,北京京西宾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在这里举行。

戴佳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