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如画|黄河岸边展新颜 山西忻州治山治水、治穷致富

来源: 雷科技
2024-06-23 13:35:57

  中新网忻州12月1日电 题:黄河岸边展新颜 山西忻州治山治水、治穷致富

  中新网记者 杨静

  滔滔黄河,蜿 蜒回转,浩荡曲折,抵达山西。

  黄河不仅是中国北方的重要河流之一,也是山西重要水源和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黄河流经山西省多个市县,过去,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土地利用,山西黄河沿岸水土流失问题较为严重。多年来,山西坚持不懈治山治水、治穷致富,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确保“一泓清水入黄河”,让母亲河持续造福美丽山西。

  忻州是黄河入晋第一市,市域内黄河流经偏关、河曲、保德三县,全长171公里。近年来,忻州不断加强流域系统治理,用天蓝水清绘就底色,持续推动黄河流域忻州段“好风景”和“绿经济”同步提升。

  “过去一刮风,到处是沙尘,有时白天在家也要点灯。现在好多了,山青水绿,旅游旺季游客很多。”偏关县老牛湾景区附近的村民对当地生态改变深有感触,如今,他们开民宿、办农家乐,吃上了“生态饭”。

  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偏关,自古以来,风大多沙,十年九旱。为改变这一面貌,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偏关县打响造林绿化“全民战”,在长城脚下、黄河沿岸接力植树,全县国土绿化率从1977年的不足4%增长到如今的48.6%。

  偏关县林业局局长王安荣说,树木都由人工栽种。“通过科学规划、适地适树、因地制宜,才换来偏关今天的绿水青山。”

  王安荣介绍,近年来,偏关县以打好黄河“几字弯”治理攻坚战为契机,深度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布局,坚持不懈植树造林、改善生态,取得治山增绿、涵水固沙的阶段成效。

  其中,2023年,该县完成长城、黄河两条旅游公路生态廊带新造林6.9万亩和22个森林村庄建设。目前,偏关县境内黄河、长城沿线林草绿化率达6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13%以上。

  偏关的“变绿”并非孤例,与偏关县一衣带水的河曲县也不断努力讲好“黄河故事”。

  河曲县土沟乡榆岭窊村地理位置偏远,田薄地瘠,是一个典型的纯农业村。曾经这里沟壑纵横、资源匮乏,祖祖辈辈“靠天吃饭”。如今,榆岭窊村大棚连片、公寓林立、风景如画,成了当地乡村振兴的“明星村”。

  榆岭窊村的改变,得益于“整沟治理”的实践。2018年,忻州市提出“整沟治理,一沟一品”的沟域治理思路。作为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丘陵沟壑区,河曲县以此为契机,从防治水土流失、推进生态治理等出发,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在全县探索“整沟治理”,推进黄河流域生态治理,成效显著。

  投资新修基本农田、梯田,填沟造地,建立凹式日光节能温室大棚69座……凭借温室大棚,榆岭窊村打造集有机种植、观光采摘、冷链运输于一体的高标准示范农业园,走出一条干旱地区治水兴水同乡村振兴相融合的新路。

  此外,河曲县挖掘打造黄河沿线文化旅游带,观黄河、望长城、品美食、听民歌……当地生态旅游产品价值倍增,黄河文化在河曲焕发出璀璨光芒。

  “山高露石头,十年九不收”,这曾经是地处黄土高原腹地、晋西北黄河东岸的保德县的真实写照。20世纪50年代初期,保德县仅有成片林1000亩,森林覆盖率仅为0.06%。

  几十年来,保德县不断加大对黄河沿岸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修复,大力推进黄河沿岸造林绿化工作。该县相继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经济林提质增效等工程,同时聚焦水土流失,将做好水土保持、防治水土流失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强化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保护,绘就出黄河岸畔的绿色生态新画卷。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保德县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12.95%,绿色在黄土高原上不断铺展。

  从偏关到河曲再到保德,黄河流经忻州,留下如画美景,忻州也努力为黄河守护着生态底色。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在“一泓清水入黄河”的答卷上,山西忻州赓续千年黄河故事,书写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动人篇章。(完)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福州1月19日电 (记者 龙敏)受益于海外建仓、国际物流通道持续完善等利好,福建跨境电商保持健康快速发展,成为福建稳外贸的重要引擎。

  ——多细胞生物自噬起始的分子机制。自噬在细胞中起到“清道夫”功能,对抵抗多种应激和维持细胞稳态至关重要,寻找决定自噬体形成信号是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难题。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张宏团队研究发现,自噬诱导时,内质网表面发生钙瞬变,并触发FIP200自噬起始复合物发生液-液相分离,形成的FIP200凝聚体与内质网膜蛋白结合并定位于内质网,成为自噬体起始位点。该成果揭示内质网表面钙瞬变是启动自噬体形成的关键信号,极大促进人们对自噬分子机制的理解,并对探究内质网钙失调导致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相关疾病中自噬异常的机理有重要意义。

  ——统筹保护与修复,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19/13/8341995723208036381.gif" alt="" />

台湾民众喜欢的大陆零食

  三是尽量不乘坐人员密集的公共交通工具;

陈志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