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新视听体验空间” 观众零距离体验中国文化之美

来源: 舜网
2024-06-11 05:36:17

  中新网北京6月9日电 (记者 应妮)从史前洞穴的部落壁画,到陶器青铜上的精神图腾;从竹艺简牍上的古文书写,再到数字艺术……这个端午假期,由北京市广电局联合北京市文物局共同举办的2024年“新视听体验空间”公共服务主题活动,首站日前在北京汽车博物馆拉开帷幕。

  记者在展厅现场看到,“新视听体验空间”长6.5米、宽6.5米、高4米,是一个由六面LED屏幕组成的沉浸式体验空间。该空间利用虚拟现实、裸眼3D、视频素材拼接等多媒体技术,将虚拟画面展现在LED屏上,以超大视野给人带来身临其境的空间感。在这里,观众可免费打卡“中纹宇宙:多觉沉浸超高清数字艺术展”和“‘穹天玉宇’沉浸式中国藻井数字艺术体验空间”,感受新视听带来的震撼体验。

  “中纹宇宙:多觉沉浸超高清数字艺术展”的策展人、DAC中数艺创作团队负责人王泊乔介绍,这件数字艺术作品不仅通过六面屏幕营造跨越时间和空间的 超级视角,让观众深度感受科学技术工具、媒介变迁与文化艺术与灵感创造之间的关系,同时也通过对文物纹样的活化让视听零距离传播无国界。“我们希望以科技数字视听语言,打破传统展览的局限,让观众零距离体验中国文化之美。”

  创作团队在前期研究挖掘了跨越数千年的纹样图饰,以艺术媒介变迁史为线索,提炼出远古岩画、陶纹、青铜纹、小篆、近现代数字艺术时代的图形纹样,包括云南沧源、宁夏贺兰山、内蒙古乌兰察布等地的岩画纹样20余种;新石器期马家窑文化鱼纹、鸟纹等彩陶纹饰20余种;将龙纹盘、妇好鸮尊、凤纹兽觥、商夔纹象尊等多种青铜文物纹样数字艺术活化表达,同时抽象提炼出饕餮纹、龙纹、凤纹、鱼纹、鸟纹等数百种青铜纹饰漫布在青铜宇宙之中;竹简丛林中包含的小篆文字数百个,近现代数字艺术作品图像数10件;在前期对人类艺术史上早期纹样和图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终以数字艺术化手段将纹样和图腾符号进行数字重绘和艺术化转译,并以多觉沉浸视听语言呈现。

  据悉,端午假期第一天,“新视听体验空间”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体验,放映场次达176场。该活动将持续至6月11日。(完)

  他和多名寻亲家长去了河源市紫金县水墩镇。因为张维平曾交代,这里曾是梅姨住过的地方,也是“梅姨案”9个被拐儿童中8人被卖往的地点。

  日本在常规机构式资助外,创设了一种颇具“竞争性”的特殊稳定支持模式。2007年起,日本开始为一些经严格筛选的基础研究顶级机构提供10~15年的长期稳定资助,每个机构每年约有5亿~20亿日元的政府专项拨款。入选WPI的中心每5年要进行一次严格评估,根据结果确定是否继续支持,评估标准很高,比如未来10年能否取得世界顶级的成果,能否聚集7名以上世界顶级专家,课题负责人中的外籍科学家是否达到20%等。

  2003年,刘仰刚升任沭阳县副县长,次年底调任宿迁市农业局副局长、党组成员,2006年调宿迁下辖的另一个县泗洪县工作,任副县长。2008年10月,刘仰刚曾因扮演“孔乙己”而走红网络。

  根本原因就是不希望中印边境争端稳定下来,甚至担心害怕中印“谈好了”。中印边界争议,已经成为美国推动对华遏制的重要抓手之一。

  穆荣平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最好先由中央科技委对国家科研机构进行定位优化,明确要在哪些领域增加稳定支持,“一定不能盲目、轻易地去增加稳定支持”。

  中国科学院院士、2013~2018年曾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的杨卫曾指出,对于有限的、且增幅逐渐减少的科技资源,我国科学家目前通过相互竞争,呈现的是一种近于零和博弈的状态。然而参考国际经验,一个好的基础研究环境应当是宽松型博弈状态,能鼓励更多自由探索,激发颠覆性成果。

郭学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