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端午” 国风新韵点燃“假日经济”

来源: 南风窗
2024-06-12 16:15:27

  到古镇、园林沉浸式感受民俗风情,去文博场馆体验“端午奇妙游”,在剧院、艺术中心领略“诗意端午”之美……今年端午佳节期间,国风引领消费新趋势,“假日经济”不断升温,折射出我国消费市场的活力与潜力。

  据在线平台数据显示,端午假期文旅预订单量同比增长接近70%,“国潮端午”成为假期出游主题。观演出、品民俗、享美食、游美景,依托着中华文明的丰厚底蕴,各地文旅精品不断“上新”,极大丰富了游客的出行体验。

  端午佳节,蕴含着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民俗体验游受到游客的格外欢迎。包粽子、赛龙舟、插艾草,这些传统的端午习俗在当下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生命力,点燃了民众的消费热情。“屈原故里”湖北宜昌、“龙舟之乡”广东东莞等民俗小城成为了端午假期体验传统文化的理想目的地。船桨舞动,水花四溅,锣鼓阵阵……龙舟健儿奋楫争先,吸引着游客呐喊助威、拍照“打卡”。

广东佛山叠滘赛龙舟现场图。受访者供图

  “第一次看‘龙舟漂移’,现场太震撼了!”从北京前往广东佛山叠滘观看赛龙舟的张先生告诉记者,这次端午节过得很有“仪式感”,“观看赛龙舟的游客来自全国各地,小小村落异常热闹,不论是孩子还是老人,大家都沉浸在赛事中。飞舟竞渡勇争先,这次真的体验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个端午佳节,“国风集市”、“新中式”旅行绘就端午消费新图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文旅产品的创新为节日赋予新活力,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引擎”。

  在北京,国潮主题餐厅、园林茶馆点茶等“新中式”活动备受欢迎,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新时尚;在苏州狮山,融传统民俗与现代文创于一体的端午市集吸引游客纷纷前来“打卡”,身着汉服投壶、射箭、做香囊;在浙江杭州,端午游园会现场热闹非凡,游客仿佛“穿越”回宋代,沉浸式体验宋代的民俗风情与街市繁华。

  不仅旅游火爆,文化各领域消费需求在端午节假日得到集中释放,舞剧、演唱会、音乐节等文化活动同样热度不减。在国家大剧院、北京艺术中心,“端午雅集”系列演出拉开序幕,“游夏赏舞”“聆赏天籁”“国粹意趣”“曲艺共话”为观众奉上端午“文化大餐”;长城主题大型情景剧《梦华·长城》,以互动式表演结合高科技呈现方式,带领观众领略长城文化,在“长城脚下品非遗”。

  业内人士认为,国风、国潮与传统节日的结合已成为新的消费热点。非遗民俗、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群众文化生活,为人们提供更多心灵滋养与精神力量,也为“假日经济”创造了新的增长空间。端午小长假作为暑期出游高峰的开端,将助推消费场景推陈出新,为各地文旅打好暑期旺季“前哨”。(人民网)

  千屏闪耀,炫动全球——

  “相对于传统的防火宣传方式,现在我们可以利用的方法多了许多,不仅可以通过宣传视频、宣传单页、手机短信等不同的媒体进行宣传,还可以通过车辆巡护、携装巡护、无人机播报等方式加深民众的印象,达到更好的效果。”指导员姚同利说。

  二要坚持统筹协调,科学精准施策。要加强调查研究,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作,建立社会组织数据库和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服务平台,掌握社会组织数量、规模状况、行业分布、资金来源、活动内容、工作方式等第一手资料,增进对本地区社会组织发展态势和社会组织职工工作生活状况的规律性认识、系统性把握,精准锁定建会入会范围和对象,因地制宜确定重点群体,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措施实。要加强与民政部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机构和业务主管单位的沟通与协调,定期研商工作,合力推动社会组织依法建会、规范运行。争取民政部门支持,共享数据信息,协同做好政策宣传引导,通过将工会建设情况纳入社会组织评估指标等适当形式,支持和推动社会组织工会建设。要建立完善社会组织工会工作协调机制,科学谋划、系统安排,推动社会组织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工作,不断增强工作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加强分类指导、精准施策,从实际出发,根据社会组织特点,优化建会程序,创新入会形式,抓点带面,切实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如,对一些规模较大、工作基础较好、影响较大的社会组织,包括教育、卫生、文化、科技、体育、劳动、社会福利等社会服务机构和中介组织,要重点推动其率先建立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会,充分发挥工会联系服务职工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对社会团体(如学术性、行业性、专业性、联合性社团等)、基金会,要根据其员工较少、兼职多、流动性大等特点,通过建立行业或区域联合工会及其他“兜底建”形式,确保有会可入;对直接负责培育孵化基层社会组织的团队,工会要在人力、财力、活动场地等方面给予扶持,将更多社会组织聚拢到工会组织中来,将更多职工群众吸纳成为工会会员。对流动分散、尚未建会的社会组织人员,积极推行“社会组织行业工会发展一批,区域工会兜底一批,乡镇(街道)工会吸纳一批”的“三个一批”相结合的建会入会方式,建强覆盖社会组织的“小三级”工会组织体系,织密发展和吸纳社会组织人员入会的组织网络,确保社会组织人员入会有门。

  <strong><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庙会如何体现民俗风情和时代特色?庙会传承着怎样的“文化基因”?</strong>

  占地超70万平方米 故宫这么大为何还要建分院?

  一、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丰富

李正乔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