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千年瑶绣走向世界

来源: 大众日报
2024-06-03 23:27:02

  中新社贺州6月2日电 题:广西千年瑶绣走向世界

  作者 韦佳秀

  图案在脑海中成型后,运用瑶绣“反面挑花”技巧,让针线在指尖“飞舞”........在广西贺州绣娘李素芳的熟练操作下,一幅栩栩如生的绣花图样就完成了。从事瑶绣保护传承十几年来,李素芳通过手中的针线,让传统瑶绣走出大山,走向世界舞台。

  瑶族刺绣技艺已延绵近千年,2006年10月,以贺州瑶族服饰为代表的瑶族服饰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李素芳是土生土长的贺州瑶家人,也是贺州瑶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

  李素芳生于瑶绣世家,从小在耳濡目染中学会了瑶绣技艺。2008年,在外务工的她回到家乡开了一家瑶绣工坊,正式接过母亲手中的绣花针。几年时间里,她梳理总结了贺州市不成体 系的瑶绣绣法,掌握了当地六个瑶族支系的服饰制作工艺。

  李素芳介绍,贺州瑶绣以红、绿、黄、白、黑五色丝线为料,用黑、蓝、白布打底。“贺州瑶绣的特点是‘反面绣’,即从布料反面下针,在绣品正面呈现图案。”她说,这个工艺做出的绣样更加立体、生动,但难在挑花的手要准、稳,一旦绣错一步就要重来。

  2016年,李素芳在当地建立瑶族服饰传承基地,带动500多名绣娘居家就业。目前,该基地每年可生产瑶族传统刺绣和织锦1.2万多张,生产传统瑶族服饰2100余套和手工艺品5600多件,每年每户绣娘家庭增收在5000元至40000元人民币之间。

  同年,李素芳制作的《瑶族盘王印章》和《年年有鱼》两种瑶绣图案作品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征集,用于装饰在笔记本封面,赠送给各国官员。贺州传统瑶绣产品也由此走上世界舞台,远销法国、美国、泰国等国家。

  近年来,李素芳大胆尝试创新,推出潮流时尚的瑶族服饰。“瑶族历史上没有文字,其服饰上的图案藏着瑶胞的生命情感和历史密码。”李素芳称,在改良过程中,她保留了传统的瑶绣图案,并选用更符合当代审美的材质和配色。在她的绣坊,还可看到融入瑶绣元素的抱枕、装饰画、围巾等,产品琳琅满目。

  李素芳还牵头建设贺州过山瑶家非遗文化园,业务分为非遗技艺培训、文创产品生产、服饰文化展示与体验、民俗旅游等四大板块。自2020年正式营业以来,共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在该文化园内接受瑶绣培训的学员已有上万人。

  2023年,作为“世界邮票上的中国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等机构同联合国邮政,以及多个欧洲国家邮政,为李素芳全球公开发行一套以“致敬改革开放45周年和联合国中文日”为主题的邮票与珍藏册。

  对此,李素芳称倍受鼓舞。未来,她将以日常生活为素材进行创作,使传统瑶绣手工艺品更加实用化,让瑶绣受到更多人的喜爱。(完)

  大赛以“三件旗袍引领时尚”为主题,树立“生活旗袍、职业旗袍、礼服旗袍”概念。结合校企互动、海派旗袍文化模特训练营等,通过开放式学习、网络数字社交等互动带动圈层传播,鼓励旗袍品牌企业、专业设计师和大学生积极参与,孵化吸引了一批新兴旗袍设计师和潜在消费者,推出一批适合时下市场的新产品。

  原标题;重磅!证监会出手,因非法跨境展业,富途、老虎被禁止招揽境内投资者和开立新账户…公司紧急回应!

  2022年,又有5个国家同中国签署相关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大家庭成员增至150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这一年,近70个国家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上海合作组织迎来新一轮最大规模扩员,“金砖+”模式展现出越来越强的吸引力……中国不仅坚持自身的和平发展,也致力于与各国一同和平发展。

  据主办方介绍,此次登高健身活动旨在引导、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登山、徒步、户外健身休闲等全民健身活动,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展现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提升广大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

  南宁市委常委、副市长王群当天在揭牌仪式上介绍,广西(南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是南宁市立足战略机遇和区位特点,依托中国(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的政策优势,着眼于“服务产业、服务人才、服务就业”大局打造的专业园区。园区突出“开放合作”,既要发挥面向东盟优势把人力资源产品“输出去”,也要把人力资源合作“引进来”。

  2009年,15岁的武大靖成为吉林省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的运动员,2010年,全国联赛在长春举办,各路冰雪高手云集。对武大靖来说,这是一次实现梦想的机会。

袁纬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