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隍阁景区恢复“城隍巡游”民俗 再现周新精神

来源: 人民日报
2024-06-22 23:23:33

  中新网杭州6月22日电 (王题题)“起轿!恭请城隍老爷出巡!”随着一声唱喏,6月22日,吴山城隍庙“城隍巡游”民俗非遗活动在浙江杭州城隍阁景区开启。

  当天,由城隍仪仗队、民俗表演队、舞龙队、鱼灯队等方阵组成的巡游队伍,从西湖景区内的城隍庙(周新祠)起行,沿粮道山浩荡而下,进入河坊街。

  充满民俗风情的热闹景象,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随着巡游队伍行进。“对我们老杭州人来说,城隍山是福地。有事没事都要去城隍山上走走。今天这样,真当好。”走在队伍旁边的杭州市民钱美琴一边兴奋地说,一边举着手机记录。

  在环抱西湖的群山中,吴山不仅襟江带湖,独占湖山之胜;还楔入杭州市区,见证着杭城古今。明清时期,城隍庙为吴山第一大庙,所以当时杭州人也称吴山为城隍山。时至今日,老杭州人依然习惯将吴山称为城隍山。

  据杭州城隍阁景区工作人员王兴臣介绍,这是西湖景区成立后首次举办城隍巡游活动。此次活动取意自城隍老爷周新的为民情怀,设计了城隍巡游、周新颂德、沉浸演绎等三大场景,再现不朽的周新人文精神,以“求学、求仕、求财、求缘、求安、 求福”具象化寄托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现场上演的“喜结良缘”“童子问世”“群童问学”“状元归来”四幕戏剧,具象呈现了周新人文精神的“真”与“善”,将经久传承的精神文化与崇尚美好的社会新风交相呼应。

  据了解,文化,是杭州城隍阁景区丰富市民游客体验的核心支撑。近年来,该景区深度挖掘文化资源优势,全力打造“宋韵”和“民俗”两张文化名片。

  在“民俗”这张文化名片上,该景区以周新人文精神为内涵,印上特有的“城隍文化”标签。今年以来,该景区不断放大城隍文化,打造了“城隍家宴、城隍学堂、城隍汉服馆、城隍戏剧社”载体矩阵,为市民游客输出更多元、更活态的文化体验。

  王兴臣表示,此次城隍巡游活动,是杭州城隍阁景区对城隍文化传承的一次尝试。接下来,该景区将依托城隍文化的载体矩阵,融入丰富的民俗元素,推出特色主题活动、开发城隍文创品,打造具有吸引力和辨识度的“城隍文化”品牌。同时,也希望以此次活动为源起,积极响应“将长三角打造为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的区域发展共同体”的战略规划,携手共建长三角城隍文化联盟,共聚发展合力。(完)

  在民生融合方面,“澳门新街坊”项目预计今年建成,届时将为澳门居民提供约4000套住房。“我们将大力推动澳门优质的教育、医疗、社区服务延伸到合作区。”他说。

  大红袍、凤凰单丛、高山云雾等优质茗茶,芒果、水蜜桃、葡萄、番石榴、香水柠檬、油柑等新鲜水果,鲜奶、芝士等乳产品……应时应季、不断创新、真材实料的新式茶饮,迎合了年轻一代消费者追求品质与个性的需求。

  除了传统非遗展示,充满科技感的创新项目也受到了游客的青睐。1月13日,“非一般的兔年”非遗大集在苏州中心三楼的露天空间启动,除苏绣手办、宋锦文具等常规的非遗衍生品外,数字非遗作品仿古铜器“狮钮海棠熏炉”和篆刻印章“李白诗早发白帝城”精彩亮相。每件作品配有普通话和苏州方言讲解,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一键收听作品信息,惹得国内外游客纷纷驻足“看稀奇”。

  出境团队游市场的火爆并非偶然。实际上,从今年1月8日入境不再需要隔离开始,我国个人出境游开始迅速升温,出行网站国际机票搜索量呈现大幅上涨趋势。而在香港与内地全面恢复“通关”之前,作为国人传统出境首选目的地和重要的出境转机城市,香港往来内地有限制“通关”也推动了旅游市场回温。这些出境方式对很多国人而言有一定难度,故而跟团游给了缺乏在国外自由行经验的民众更多可能,也就必然会在重启时迎来一波高潮。

  东莞市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副主任王赐豪今年则主要关注如何通过投资、人才交流等方式来推动莞港两地的合作发展。他希望香港同胞能发挥各领域所长,为东莞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2月8日电 (吴家驹)芳草鲜美、清渠如许、水鸟驻足……走进如今的邯郸园博园,景色秀美,游客络绎不绝。

王淑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