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高考志愿填报成为暴利“生意”

来源: 36氪
2024-06-23 12:54:59

  半月谈评论员 秦黛 新

  “一个志愿填报季,轻松月入10万+”“谈话1小时,收费2000元”……又到了高考志愿填报时期,如何填报好志愿成为了考生和家长们的第一要事。然而近年来,一些机构和企业利用考生和家长的重视和焦虑,将高考志愿填报做成了热门“生意”。

  志愿填报是高考生多年苦读后“落子”的最后一步,不仅关乎高考的最终结果,更关乎考生们未来几年的发展和规划,对于每个考生来说都至关重要。

  但是,面对高考志愿填报,很多家长确实感到力不从心。据悉,全国3000余所高校、800余个本科专业,报录规则多,专业方向亦有变化。特别是高考结束至填报志愿系统开放这段时间较短,信息量大,考生和家长只能“突击”了解院校和专业,寻求更为“专业”的建议。

  一些机构和个人正是看到了这块“蛋糕”,把自己包装成颇具专业性的“规划师”“报考专家”,提供高价的高考志愿填报服务。

  日前,新华社披露了一些中介制造焦虑、夸大宣传、收费畸高的现象。这些索要高价进行咨询和辅导的机构,往往会谎称自己拥有“内部数据”“专家团队”,并过度渲染“专业决定论”等焦虑氛围,诱导家长为高价咨询买单。而实际上,他们所提供的服务也只是简单的信息收集,更有甚者还会提供虚假信息,严重误导考生。记者调查发现,有的所谓高考志愿填报“规划师”“咨询师”,仅仅是咨询机构高考季临时招聘的人手,上过几节志愿填报课后便“现学现卖”,摇身一变成为“专业人士”。

  高考志愿填报说到底是教育领域之事,应体现公益性。机构和企业看到市场需求,提供相应收费服务的做法无可厚非,但牟取暴利不可取,不择手段的难看“吃相”更不能纵容,否则将加重普通家庭的教育负担,形成新的社会焦虑。

  更有甚者,那些台本式的“辅导”、脱离学生个性的分析,很容易导致从众的推荐,引发专业或学校填报的“踩踏”。因此,对于高价收费和虚假宣传的行为,市场监管部门要及时“出击”进行监管,避免更多考生和家长上当受骗。

  面对高考志愿填报的巨大市场需求,公益第三方不可缺席。面对高考家长的忧虑,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及时提供清晰、专业的辅导,对考生进行专业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有益引导,有效减少考生和家长的焦虑心理,防止不良机构乘虚而入。

  不久前,教育部在“阳光高考平台”为考生和家长推出了免费的“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从多个方面帮助考生了解学校和专业,助力高考志愿填报。今年以来,一些高校也陆续发布全面放开转专业的相关政策,让学生可以“零门槛”申请转专业,给了学生入校后二次选择甚至多次选择的机会,这些都极大缓解了考生和家长对于填报志愿失误的焦虑。

  高考填报志愿不仅关系考生的人生选择,更联系着国家发展的“星辰大海”,绝不能让良莠不齐、一哄而上的“高报师”说了算。对于考生和家长而言,需要知道高考志愿填报不是“一报定终身”,减少盲从和功利心理,更多从兴趣和志向出发,才能真正让高考成为梦想的起航点。

责任编辑:韦子蓉

  春节前后,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路村乡老军庄村设施农业产业示范园,39座温室大棚被冬日暖阳晒得暖洋洋,一个个鲜艳饱满的五彩椒挂满枝头,村民们几乎每天都忙着采摘、装箱。

  大多数高收入国家和一些中高收入国家最有可能从这些人工智能技术中获益,因为它们在高技能劳动力的可用性和互联网下载速度方面高于平均水平。 另一方面,低收入和大多数中低收入国家在使用这些技术方面处于最糟糕的境地,因为其技术工人比例较低,下载速度相对较慢。

  元宵节前夕,一场大型晚宴在毛里求斯圣皮埃尔科特多沃综合体育中心举行。活动主办方、毛里求斯唐人街基金会会长林海岩介绍:“有1240名嘉宾参加晚宴,坐满了124张圆桌,300多个大红灯笼营造出喜庆的节日氛围,我们准备了梅菜扣肉、豆豉鱿鱼、糖醋海鱼等菜品,现场还有交响乐、广东汉剧、琵琶演奏等表演。”

  “乾元龙灯会是我们的传统民俗,特别有年味。白天舞龙晚上赏灯,是灯会的特色之一,镇上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人群中,乾元镇村民顾永仙带着90岁高龄的母亲看着舞龙队经过,心中十分感慨。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2/05/65/4724745423792218293.jpg" alt="" />

  <strong>张跃文:</strong>从功能来说,资本市场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双方这一依存关系适用于大多数经济体。但是如果从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阶段来划分,各国又会有很大不同,这是中国资本市场在发展目标上具有自身特色的根本原因。

陈凯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