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IP是把双刃剑

来源: 中国文明网
2024-06-13 08:47:11

  中新网6月12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吴涛)雷军、周鸿祎、俞敏洪、张朝阳……有什么共同特点?他们都是“企业家IP”。

  近日,“企业家IP”成为网络热词,不少想成为网红的企业家对此趋之若鹜,有天天发微博努力的,也有急得直跺脚不断模仿的,当然也有被流量“反噬”的。

  纷纷做起“企业家IP”

  作为“企业家IP”的典型代表,小米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亲手为小米车主开车门,“接地气”的形象让无数“米粉”欢腾,小米汽车销量和人气双收,雷军以个人形象打入激烈的汽车市场。 

  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张朝阳,作为互联网“元老级”人物,却独辟蹊径,选择了最枯燥的物理课直播,会物理的和不会物理的都爱看,播一次火爆一次,频繁登上各种热搜榜。

  在今年北京车展期间,火了一个圈外人士,不会开车、没有驾照的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坐到车顶,火爆全网。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则直接出现在格力的各类品牌广告中,为格力代言,曾称一年为格力省下千万级别的营销费用。

  一旦成为企业家IP,那自然是流量爆棚,圈外人士急得直跺脚。有开始模仿雷军为车主开车门的董事长,也有疯狂发微博、短视频的CEO。有外媒称,“某汽车CEO表示自己特想成为网红,每天都在努力写微博。”

  还有盯上这块“蛋糕”的,淘宝近日表示,发起“勇往直前的CEO”项目,帮助企业打造“企业家IP”。

  也有实在无奈走进前台的,2023年1月,经历“破产”传言的天府可乐董事长蒋林现身直播间,向网友澄清天府可乐“破产”一事。随后,其销量直线攀升,天府可乐从“ICU”转到“KTV”。

  在关键时刻,一个优秀的“企业家IP”往往可以力挽狂澜,救公司于水火。

  IP是把双刃剑

  当然,“企业家IP”不是你想做就能做好,背后极其考验智慧和精力。    

  张朝阳近日接受中新财经采访时称,“我现在1天工作12小时,没有时间干其他的。每周要有1次物理课直播,要花1天的时间准备。”但他同时强调,目前对普通人来说,目前最大的机会仍在互联网,做自媒体。

  另外,“企业家IP”即便做成了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企业家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近日,新东方创始人、东方甄选CEO俞敏洪一句“东方甄选做得乱七八糟”,几个交易日内,东方甄选市值应声缩水约30亿元。6月7日凌晨,俞敏洪发布公开信道歉,称这句话只是和朋友之间谦虚的表达,是自己习惯的表达。

  周鸿祎近日表示,做“企业家IP”看起来很容易,实际上很难,要做好思想准备,你要成为一个高尚的,脱离低级趣味的人,道德上没有瑕疵,因为所有人都要拿着放大镜看你,“我收回原来说过的‘每个企业家都应该做IP’这句话。”

  该如何做“企业家IP”

  “不装不端有点二”这句话印在周鸿祎新书《超越好奇》封面,也是周鸿祎认为做“企业家IP”的方法,“做真实的自己才是最大的流量密码。”

  周鸿祎对中新财经表示,传统的公关手段在短视 频时代已经无法跟用户沟通,需要重新定义发声的渠道,拿到话语权,“用户在哪里,企业家就应该去哪里。企业家还要放下面子、身段,对用户像聊天一样,娓娓道来。”

  张朝阳则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开始,现在世界“颗粒度”已经非常细,每个领域都有很多做法,非常专业,你如果在一个领域长期坚持下去,摸索一条有特点的路出来,就能变得非常专业,成为专家。

  周鸿祎举例,“新能源汽车哪吒原来知名度比较低,我分了一点流量给它,它也接不住,现在销量是上来了一些,产能却跟不上了,所以企业首先要把精力放在自己的实力加强上。”

  “企业家IP”到底是不是好事?张朝阳则表示,“企业家IP”火了挺好,对年轻人来说,如果一个好的企业家能作出榜样,让他们更关注企业从中学习等,也是好事。(完)

  记者看到,在文博国潮雅集上,带有周秦汉唐元素的书签、扇子、胸针、茶具等文创产品受到市民游客的青睐。

  科技的进步与经验的不断积累,让这座守在北境采油一线二十三年的老油田不断更新。作为老台长的赵明表示:“近几年,油田引进视频监控系统、冰振监测系统、雷达测冰系统等创新科技手段对海冰实施全方位立体监测;海冰来袭时,油田的破冰船也将24小时持续破冰,尽可能减小海冰对平台冲击,减少海冰堆积;同时油田还拥有独有的抗冰锥设计、冲冰装置、蒸汽小车等物理破冰装置,而我们的抗冰保产冲锋队还会扛起铁锹、榔头、十字镐用人力艰难对抗来犯的海冰,守卫原油生产和外输的安全。”

  一批批技术能人和致富能人返乡创业,不断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数据统计,2022年宝鉴宅村村财收入达28万元,畲族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万元。

  <strong>持续放大冬奥效应,为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贡献力量</strong>

  冬奥红利正给崇礼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随着冰雪运动的广泛普及,旅游休闲、服务培训等产业快速发展,如今的崇礼,每4人中就有1人从事冰雪相关工作,越来越多的人直接或间接进入冰雪产业和旅游行业,端上了“雪饭碗”。

  “城隍庙人多,香火旺,是阿拉(上海方言:我们)上海老城厢里最有年味的地方。”2月4日,农历正月十四,78岁的上海市民王女士和家人相伴来上海城隍庙拜太岁、观花灯,“新年仪式感很足,希望兔年好运连连。”

陈彦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