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公务卡“被逾期”,如何不让公务卡休眠?

来源: 极目新闻
2024-06-05 11:13:47

  中新网北京1月25日(张钰惠)近日,在部分基层单位,公务卡变“休眠卡”的问题引发关注。

  早在十余年前,财政部、央行决定在财政预算单位全面推广公务卡,后又将16项费用纳入公务卡强制结算项目。近年来,多地审计部门推出公务卡相关规定,规范公务卡使用及管理。

  公务卡是指中央预算单位工作人员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信用卡。公务人员持公务卡消费后,须回单位报销,由财务人员对公务卡还款。使用公务卡支付结算过程中有何问题?如何激活“休眠卡”?

  据媒体报道,近年来,各级审计部门公开报告显示,各地未执行公务卡结算制度的问题较为普遍。在基层预算单位特别是县乡镇单位,一定程度存在公务卡办卡比例低、使用率不高等现象。

  江苏常州一公职人员告诉中新网,原先公务消费200元以下可以用现金支付,如今“因公购买哪怕一分钱的东西都要刷公务卡”。但有时,报销款隔了一个月才能到账,已经超出了公务卡的还款期限。

  “如果报销款没能即时到账,一般都是我自己先垫钱还上。”这位公职人员表示,公务卡限额2万元,自己的日常工作涉及到办公采购、出差住宿等公务消费,都要刷卡,为了避免逾期,一般会自行垫上几千块钱。

  她还提到,单位不久前统计了哪些职工不用公务卡,没用过的要写说明。即便如此,还是有公职人员没有激活和使用公务卡,有公职人员表示,“有人不愿意开通就到处借”。

  湖北省武汉市财政局金融处原处长唐金山对媒体表示,一旦逾期,公务卡和普通信用卡一样须承担逾期利息,并记入个人信用档案,影响个人征信,容易引起持卡人对公务卡使用的抵触。

  公务卡制度有何意义?

  早在2007年7月,为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方便预算单位用款,减少现金结算,提高支付透明度,加强预算执行监控管理,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

  彼时,在就中央预算单位试行公务卡制度相关问题答记者问中,财政部有关方面负责人表示,推行公务卡制度,无论对提高财政财务透明度、推进源头防治腐败工作,还是对加强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推进全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向中新网表示,使用公务卡支付结算,一是为了控制开支,二则是确保公务支出有迹可循。他认为,要求公务消费走公务卡,只有公务卡里的开支才能报销,从维护公平的角度来说,是有必要且值得提倡的。

  据中新网此前报道,2011年12月,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的通知》,要求自2012年1月1日起将16项费用纳入公务卡强制结算项目。

  通知表示,建立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有利于提高公务卡使用率,充分发挥公务卡制度优势,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公务支出管理。

  专家:公务消费不应与个人征信挂钩

  “为了不让公务卡成为‘休眠卡’,一是要限制其他报销途径,二是应减少公务 卡的报销难度。”盘和林对中新网指出。他认为,银行等部门应对其设置比普通信用卡更长的还款周期;财政部门应提升国库集中支付效率,减少公务卡逾期还款带来的个人征信问题。

  盘和林还指出,公务消费不应与个人征信挂钩。“当前,公务消费的申请和报销具有完善的链条,如果确实证明是因公务造成的消费,不应归纳到个人征信中。因为公务卡也可以用于个人消费,因此需要划清个人消费和公务消费的边界。此外,还可以规定公务卡不可用于个人消费,以避免此类问题。”

  《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一条强调,持卡人使用公务卡消费结算的各项公务支出,必须在发卡行规定的免息还款期内,到所在单位财务部门报销。因个人报销不及时造成的罚息、滞纳金等相关费用,由持卡人承担;因持卡人所在单位报销不及时造成的利息等费用,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个人资信影响等责任,由单位承担。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曾在2016年1月发布的《关于印发<单位公务卡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中表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基于个人信用且授信额度有限的个人公务卡已不能完全满足预算单位支付结算管理需要,有必要探索推出由单位作为承债主体并能满足大额支付需要的单位公务卡。

  他将Bard比作“创造力的出口和好奇心的发射台”,称其能够从网络中获取信息,提供“新鲜且高质量”的回答。

  另一头,来自河南太康县杨庙乡葛庄的葛广兵也抵达了目的地——浙江嘉兴桐乡市。短暂休整了一天后,他跟几个老乡一道,来到当地一家服装企业报到、上岗。

  <strong>开设家庭教育课程,提升指导服务专业化水平</strong>

打卡《狂飙》同款剧照

  各地积极探索、不断总结、大力推广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有效模式,营造全社会各方面关心支持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矢志不渝”是这群年轻人的座右铭。他们奋战在产品生产、技术研发、管理创新的最前沿,在科技创新上大显身手,在技术攻坚里精雕细琢,在现代企业管理领域勇于开拓。

李四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