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中国经济“飞得更高”

来源: 安徽网
2024-06-13 03:49:03

  【光明时评】

  作者:陈 城

  日前,中国民航局发布《2023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统计公报》),从运输航空、通用航空、运输效率与经济效益、航空安全与服务质量、教育与科技创新等12个方面展现了2023年中国民航发展情况。《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民航行业运输生产安全有序稳健恢复,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各项生产运行数据较上年呈快速增长态势。

  2023年,我国共有定期航班航线5206条,定期航班国内通航城市(或地区)255个(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我国航空公司国际定期航班通航57个国家的127个城市。在世界各大飞机制造商的未来展望预测中,我国始终是全球最大民航市场之一。这样的预测是基于我国民航运输市场体量做出的,上述数据就是重要体现。全球最大民航市场有着多重含义。成为全球最大民航市场,需要有足够多的定期航班航线,需要有相应数量的机场设施支持,需要有足够数量规模的飞机投运,需要有庞大的客运消费群体和航空物流需求。机场建设拉动基建投资,飞机购买租赁提升工业制造业水平和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整体看,正是依托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和人口规模,我国得以成为全球最大民航市场之一,并因此促进生产资料 高速流动,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民航业发展,最核心的依旧是服务旅客。我国高铁运营里程与日俱增,高铁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形成了对民航市场的有效竞争。“无纸化”便捷出行、安检效率、服务投诉响应率等,都是影响旅客选择出行方式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高铁达速运营使城市间通行时间缩短,对民航市场的冲击越发明显。民航业要长远发展,就必须关注提升航班准点率、提升旅客乘机便利度、提升服务质量等多个方面。此外,在制造业升级大背景下,进一步提升航空物流能力,也能不断扩大民航市场,助推我国相关优势产业出海,织密全球贸易网络。

  青海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加快西成铁路、西宁机场三期、青藏铁路西格段提质工程、海东平安驿铁路货场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西部陆海贸易新通道、格尔木国际陆港建设,扩大中欧(中亚)班列、铁海联运班列、南亚贸易班列开行规模,适时开展西宁——东南亚等地区已有国际航线复飞,积极发展邮运业务,形成服务内外贸融合发展的国际国内物流体系。

  第一,恢复实体展。落实1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动国内贸易展会全面恢复线下展,要办好大家比较熟悉的进博会、广交会、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等一系列重点展会。

  这就是年味儿,它在糖人里,在卤煮里,在皮影戏里,在兔子彩灯里。它在人间的烟火气里,足以让人们忘却寒冷。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农夫山泉也曾对上海地区19升桶装水的售价进行上调,由26元/桶调整到28元/桶,原因也是“原材料、人力、运输等运营成本的影响”。

  央视网消息:昨天(2月1日),天津市就围绕进一步稳增长扩投资、促进消费提质扩容、扶持现代产业等九方面发布33条政策措施。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天津2月2日电 (王在御 王君妍 谢荣斌)记者2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渤海油田渤中19-6凝析气田Ⅰ期开发项目两个导管架平台相继开钻,标志着中国渤海首个千亿方凝析气田开发项目按下“加速键”。

李盈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