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门:到2027年15个重点领域制修订公共安全国家和行业标准300项以上

来源: 气象小秘书
2024-06-04 15:21:52

  中新网6月3日电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微信公众号消息,今年6月是全国第23个“安全生产月”。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以标准助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公共安全标准化筑底工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我国在社会治安、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消防救援、公共卫生、网络和数据安全等15个重点领域制修订公共安全国家和行业标准300项以上。

  《指导意见》共部署开展6个方面重点任务。一是加强公共安全标准体系统筹布局。逐步完善公共安全标准体系,加强现代化治安防范技术、道路交通安全评估、重大疾病监测预警、矿山及危险化学品安全、自然灾害预警和应急救援等关键技术标准研制,加快电动自行车、建筑保温材料、燃气具、钢筋、消防设施、特种设备等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强制性产品标准供给,织密筑牢公共安全标准网。

  二是构建高效协同的标准化工作体系。探索建立紧急状态下公共安全标准快速转化和发布机制,推动建立公共安全标准化工作总体组,实现标准化工作跨部门、跨领域、全流程快速联动和协调推进。

  三是推进数字化一体化服务能力建设。提升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等质量技术设施一体化、集成式服务能力,助力安全应急产业发展。

  四是完善公共安全标准化技术组织体系。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需求,规划新建一批标准化技术组织,加强公共安全领域标准化技术组织的协调联动。

  五是切实加强公共安全标准实施和监督。部署开展强制性标准实施统计分析、效果评估、标准试验验证和标 准化试点建设,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强制性标准实施,压实各相关部门标准实施监督管理责

  六是推动公共安全标准国际化进程。推进公共安全领域国家标准转化,积极参与公共安全领域国际标准研制,推进我国公共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体系兼容,持续拓展标准化国际合作交流。

  部署实施公共安全标准化筑底工程,将有力推进公共安全领域标准化建设,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进一步强化安全标准筑底线保安全作用,为更好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标准化工作支撑。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206/1146632665.jpeg" alt="" />

  作者:吴丹

  在喧天的锣鼓声中,“火龙”从原乐加乡政府广场出发,沿着主街道行进,街道两侧人潮涌动,热闹非凡,锣鼓声、鞭炮声、人们的欢呼声响彻夜空。

  湖北省宜昌市“憧憬2023”焰火闹元宵活动于2月5日举行。当晚,璀璨的焰火腾空而起,将峡江两岸的夜空装点得流光溢彩,与满城绚丽的灯光交相呼应,美不胜收。市民纷纷走出家门,欣赏绚丽的焰火,感受喜庆的节日气氛。宜昌是三峡工程和葛洲坝工程所在地,被誉为“三峡门户”和“世界水电之都”。

  来自飞猪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元宵节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34%,1月21日至2月4日期间,包含“灯会”、“夜游”关键词的商品搜索量环比前半月增长146%。

  但杨赢冰的这种解释并没有得到购车者的认同。高强向记者质疑道:“团购模式没有问题,我们把车款给昶铭汽车,后者组建团购,赚中间的返利就足够维持经营;更何况即使真的出现了经营亏损,那么昶铭汽车在公司资金链断裂后仍大量吸收购车款,而且持续忽悠消费者能拿到车,就已经涉嫌诈骗。”

张文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