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招考递补风波,越是高校“自主”越需“自律”

来源: 扬子晚报
2024-05-31 08:36:45

  ■ 社论

  既然“自主招收”的大趋势无法逆转,眼下就更需要教育部门用“严格审查”和“严肃流程”来回应社会的关切。

  据报道,5月27日,一名自称参加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的网友在互联网发布举报,称在该校地理学博士录取工作中,7名先前无报名材料公示、无考试成绩公示、无面试考试的硕博连读生进入录取递补名单。在5月23日该学院发布的录取名单中,这7名硕博连读生已经有3名被确定拟录取。学院回应称正在全力调查,将按照公平、公正原则处理。

  过去几年,一些双一流高校博士研究生招生陆续取消统一考试,“申请—审核”制成为大趋势。这一制度从诞生之初,社会评价就呈明显的两极分化之势:支持的人认为这样更符合学术选拔和培养的规律,“选择更适合的人去读博士”;反对者则认为此举很可能让博士选拔沦为人情交易,加剧学术近亲繁殖的乱象。

  为了消除这些潜在的风险,多数学校都在实际操作中增加了不少硬性规定,以保证选拔流程的公平公正。

  就以深陷舆论风波的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为例,在其《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方案》中就明确说明,专家要对包含硕博连读考生以及“申请—审核”制考生在内的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审核合格方能进入综合考察。此外,《方案》对笔面试流程、评分与录取细则等都给出了详尽的解释。

  只不过,当前“申请—审核”制方案并没有公布材料审核入围的标准,也很少明确导师自主裁量权的边界,使得院系和导师在博士研究生招录中的权力被无限放大,也留了很多可以动“歪心思”的灰色地带。

  一些学院和导师,出于对本校优质生源的爱惜和保护,在情感和操作上就会有所倾斜,这也导致一些“背景”不太好的申请者常常吃“哑巴亏”,稀里糊涂就被淘汰了。

  一面是持续增长的博士申请人群体,一面是不断推出的本科直博、硕博连读等自主招录模式,留给一般申请者的机会越来越少,也不怪大家都拿着显微镜去看高校招录的各个环节。既然“自主招收”的大趋势无法逆转,眼下就更需要教育部门用“严格审查”和“严肃流程”来回应社会的关切。

  比如,去年刚刚全面转向“申请-审核”制招生的中国科学院大学,不少学院的博士招生实施方案中都明确写到“招考过程对所有考生一视同仁,特别对于本单位职工,不得因为考生是科研团队成员而有额外优惠政策或特殊处理”,一旦发现,“对违规违纪的导师,将取消其招生资格,情节严重者,还将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对违规违纪的学生,取消录取资格,计入考生诚信档案,并视情节要求其1-3年之内不得报考学校博士研究生。”这对导师和考生,都有足够的威慑力。

  比赛第36分钟,浙江队率先打破场上僵局。与半决赛一样,外援莫伊塞斯再度扮演球队力挽狂澜的关键先生。第54分钟,他助攻队友陈蒲爆射扳平比分。下半时比赛行将进入补时阶段时,他右路突破后的传中球,又导致对方球员自摆乌龙,这粒进球经VAR技术介入后被认定有效。凭借此球,泰山队惊险逆转取胜浙江队,从而实现足协杯三连冠。

  龚婷指出,政治极化和社会撕裂加剧,将给美国社会带来负面冲击。党派斗争激化、妥协空间减少,政治暴力越来越频繁。在国会分裂背景下,两党分庭抗礼,“否决政治”盛行,将使政治决策效率大大降低。“目前来看,美国国内两种思潮对立、人口结构变化、政治体制特点都将推动政治极化不断加剧,短时间内不大可能得以缓解。”

  近年来,随着绿色低碳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新要求新趋势,农业领域也在通过现代技术与传统农耕文明的结合,实现可持续的绿色低碳发展。

  杨嘉红说,需统筹全省文旅文创的资源,创新开发机制,推动惠女服饰融入现代生活、文旅文创和商业发展。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姜文波介绍春晚科技创新应用情况,表示将充分展现总台构建“5G+4K/8K+AI”战略格局的累累硕果,大量运用4K/8K、AI、XR等新技术,持续推动“思想+艺术+技术”融合创新,为全球华人奉献一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科技感十足的春晚“年夜饭”。

  在网络上,一些助眠博主会模拟出一些场景声音,让听者沉浸到这种声音营造的氛围里,以达到助眠的效果。比如,有的博主会模拟海浪的声音,模拟出拧开润肤油瓶盖的声音,还会有水瓶颠倒发出的气泡声、指甲轻轻敲击麦克风的声音,以及木块轻轻撞击的声音……通过这些声音,听者可以舒缓神经。

王志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