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志愿填报指导服务?教育部:警惕“高价辅导”陷阱

来源: 澎湃网
2024-06-19 05:29:36

  一、“内部数据”并不神秘

  一些机构或个人宣称拥有所谓的“内部大数据”,能够“精准定位”,确保考生进入心仪的专业,从而诱导考生和家长购买高价服务。经核实,这些数据并不准确,甚至存在误导性,多名考生因信赖此类数据而填报失误。

  每年高考填报志愿前,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都会发布当年高考成绩统计情况和近年来各高校录取分数情况,市面上的咨询机构或个人所使用的参考数据均通过该公开渠道搜集汇总。但由于一些咨询机构和个人对招生批次、招生政策没有进行深入学习了解,在使用这些数据时存在盲区和误区,反而对学生和家长产生误导。

  二、“专家团 队”并不专

  一些机构打出“高考志愿规划师”“权威专家团队”等旗号,以此增加自己的权威性,骗取考生和家长的信任。但实际上这些所谓的“高考志愿规划师”并无相关资质和经验,有的甚至是临时招募的社会人员,按照总部提供的“台词”给考生和家长辅导。家长购买这些机构的服务不仅花了冤枉钱,而且可能报错志愿。

  有关部门从未发放过“高考志愿规划师”这类职业资格证书。今年,各地各高校都组织了各类免费的线上线下招生咨询活动,并加强对高三年级班主任的培训,组建专门的工作队伍,为考生和家长提供细致周到的志愿填报咨询服务。同时,高考志愿填报是高中毕业生的“最后一课”,填报志愿的过程,本身也是考生认识自我、规划未来的重要一步。考生应依据自身的高考成绩、兴趣志向以及高校的招生政策,自主合理填报,规划好个人未来学业和职业发展之路,切莫简单交付于某个机构或个人。

  三、服务质量难以保障

  一些机构利用考生和家长的焦虑心理,收取高昂的服务费用,且定价不透明,服务内容“看人下菜”,存在价格欺诈的嫌疑。某机构推出高达数万元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声称可以提供“一对一”的专业指导,但多名家长反映只是简单地提供一些通用的填报建议,服务内容与实际宣传严重不符,且收费畸高,感觉受到欺骗。

  教育部指导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会同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开展高考志愿填报服务专项治理,持续整治高价收费、虚假和夸大宣传、恶意曲解政策、实施欺诈、传播不良导向等市场乱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同时,考生和家长也要注意甄别,立足自身实际理性填报,切勿盲目消费、冲动消费。

  四、渲染焦虑过度营销

  一些志愿填报指导机构过度强调某些专业的就业前景,制造“热门专业”的假象,甚至发布所谓的“专业排名”,以此来吸引考生购买服务。这种“专业决定论”,刻意渲染出焦虑氛围,而背后的真实目的还是兜售课程、贩卖咨询服务,以此牟利。有的考生听信这类指导,盲目追求“热门专业”,结果入学以后,发现自己根本就不喜欢、不适合所报考的专业。

  目前,高校在人才培养中,普遍加强通识教育,注重厚基础、宽口径,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校均制定了学生转专业的具体办法,为学生入校后提供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许多高校还推行辅修专业制度,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因此,考生和家长不必对专业选择过分焦虑,“热门专业”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只有与兴趣和志向匹配的专业,才能实现个人的长远可持续发展。相较于考虑一时的专业“冷热”,学生更应该将目光聚焦于自身,结合个人志趣与自身所长,追寻适合自己终身发展的职业方向。

  春节七天长假,全国旅游市场迎来久违的人山人海盛况。西安城墙、杭州灵隐寺等景区自大年初二就开始发布限流通知,安徽黄山游客接待量创2018年以来春节假期单日接待量新高,四川自贡灯会也出现多日门票接连售罄的情况。携程数据显示,<strong>兔年春节国内外的景区门票订单皆迎来三年新高</strong>。其中,国内各大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比暴涨3.2倍;海外景区门票同比增长超六成。

  春节七天长假,全国旅游市场迎来久违的人山人海盛况。西安城墙、杭州灵隐寺等景区自大年初二就开始发布限流通知,安徽黄山游客接待量创2018年以来春节假期单日接待量新高,四川自贡灯会也出现多日门票接连售罄的情况。携程数据显示,<strong>兔年春节国内外的景区门票订单皆迎来三年新高</strong>。其中,国内各大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比暴涨3.2倍;海外景区门票同比增长超六成。

  而在新冠感染高峰期,一些独居或留守老人在感染新冠病毒后,面临就医难题。在这一时期,陪诊师们驻扎医院,陪伴或者远程帮助感染老人就诊,见证着老年群体就医时面临的种种困难,也努力为老年人纾困。

  春节假期,铁路客流继续保持回升态势。1月21日至27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5017.4万人次,日均发送716.8万人次,同比增长57.0%,恢复至2019年的83.1%,其中1月26日、27日迎来返程客流高峰,连续2天突破千万人次。

  经检察机关协调,9部手机留存的127.9G、824万条微信聊天记录,在技术部门的支持下被成功恢复。电子证据清楚地显示张某及员工联络上家采购、拉拢下家销售、指使送油工逃避检查、腐蚀公职人员等往来细节。“我就是调油的,主要做国六(燃油的一种类型)”“去年基本每天几车,今年拿的少了”“有检查,让送油工避一下”“混油比例很讲究的,加点绿粉,绿油油的更好卖”“我做的国六质量和加油站的一样”……这些证据真实、客观地再现了制售伪劣成品油的全过程。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福州1月28日电 (记者 龙敏)2023年春节期间,福建沿海水路客货运输量迎来开门红,与去年春节相比各项指标均实现大幅增长:7天内共发送旅客达100万人次,同比增长40%;船舶进出港达6442艘次,同比增长21.1%;港口电煤油气等重点能源物资吞吐量达406.8万吨,同比增长72.7%。

吴佩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