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建行|《科技日报》:发展科技金融 服务企业创新

原标题:高质量发展看建行|《科技日报》:发展科技金融 服务企业创新

仙踪林company limited功能,好色先生怎么下载-HLzukCiJIZN-高质量发展看建行|《科技日报》:发展科技金融 服务企业创新。

  做好“五篇大文章”,已成为我国金融业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发展方向。科技金融是“五篇大文章”之首,作为现代金融业的主体,银行在科技金融生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进中国建设银行总行及上海、深圳等分行进行采访,5月31日在《视点》专版刊发采访报道《发展科技金融服务企业创新》。内容如下: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为落地落细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提出具体举措。从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到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再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推动落实,做好“五篇大文章”已成为我国金融业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发展方向。

  其中,科技金融是“五篇大文章”之首。发展科技金融不仅有助于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也为金融业的长远发展注入新动力。

  那么,科技金融具有哪些特点?在发展过程中又面临哪些挑战?金融机构应如何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创新沃土”?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和从业人员。

  高风险、高回报特征显著

  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首先要理解科技金融的内涵。在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看来,科技金融是指金融机构和市场运用特定的金融工具和服务,以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目标,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体系。科技金融主要服务于技术壁垒高、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显著特征。

  然而,发展科技金融并非易事。“难题之一就是信息的不对称。”曾刚表示,传统金融机构往往缺乏评估科技项目的专业能力,难以准确判断其技术成熟度和市场潜力。同时,初创科技企业通常缺乏充分的历史经营数据等信息,这进一步增加了投资判断的难度。因此,曾刚认为,金融机构在推进科技金融时,不仅需掌握金融工具的运用,还需深入理解科技创新的市场前景和技术可行性。

  作为现代金融业的主体,银行在科技金融生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过去银行在评估金融业务时,主要关注企业的现状,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这‘三张表’,较少考虑企业的未来。”中国建设银行公司业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科技金融领域,企业的未来潜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往往更为重要。因此,银行需要调整风险管理策略,更加注重对科技企业未来发展的评估。

  理解和评估科技企业是银行面临的一大挑战。中国建设银行公司业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银行要深入了解企业技术周期,了解技术研发到应用推广的整个过程。”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中国建设银行创新推出第四张表——科技创新表,突出科技属性,围绕知识产权这一核心创新要素,从专利含金量、创新成果含量等多个维度,打造了“技术流”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客户经理只需输入企业名称,就可得到T1-T10十个等级的创新能力,从而轻松解决看不清、看不准科技企业的难题。”中国建设银行公司业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体系可对近80万家科技企业进行创新能力评估,并进行差别化增信支持,有效突破了传统银行评估体系的局限,为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突破“从0到10”阶段发展困境

  技术的生命周期可大致分为“从0到1”的样品阶段、“从1到10”的产品阶段和“从10到100”的商品阶段。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周涛表示,在“从10到100”的商品阶段,金融服务相对成熟,而在“从0到10”阶段,目前金融支持较为薄弱。为此,上海市分行创新性地提出了支持科技创新“从0到10”的金融方案。

  据介绍,该方案从技术的“供给方、需求方、资本方、服务方”4个维度出发,设计了包含4大类18项产品的融资解决方案。方案向技术的供给方提供研发资金;向技术的需求方提供资金用于成果转化和技术转让;对资本方,通过投资、融资担保、风险补偿等手段,以及法人自身增信,满足科创主体的融资需求;对服务方,为科创服务平台,如实验检测、概念验证、中试基地、企业孵化器等提供贷款支持,推动科技创新服务行业的发展。

  两年前,上海大学教师张倩武带着实验室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在上海环上大科技园创立了上海天域光联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域光联),专注于研发低成本、低功耗的卫星激光通信终端产品和器件。

  作为一家初创科技企业,天域光联虽手握先进技术与专利,但资金短缺成为其发展的主要瓶颈。在空天应用领域,企业虽然发展前景广阔,但持续的产品创新和迭代升级对资金的需求不容忽视。在企业技术尚未实现全面市场应用之前,资金的持续注入显得尤为重要。

  “在营业收入不足200万元的情况下,我们为天域光联提供了330万元的纯信用额度支持。”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宝钢宝山支行副行长江文东介绍,中国建设银行针对科技企业的发展困境,推出了“善科贷”产品,通过精准授信的方式,在企业营收规模尚未形成时,从4个维度对企业进行银行授信评估。这包括基于企业的专利技术价值及数量、企业获得的科技企业称号、企业主及其主创团队的人才称号及企业主个人学历,以及结合知名创业投资机构的股权投资。

  金融 生态圈助力全周期发展

  银行信贷周期常常与企业生产周期不同步。在关键时期,若信贷周期结束而企业仍处于生产周期的关键资金需求阶段,资金断裂可能使企业面临倒闭风险。因此,如何运用科技金融服务不同规模的企业,并伴随企业成长,成为一大挑战。

  以深圳市为例,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资深副经理刘星介绍,该行对深圳市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细致分级,针对各类企业当前在金融服务中遇到的难题,量身定制了相应的服务模式和产品。

  对于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深圳市分行推出了“科技e贷”,实现了秒申秒批秒贷,客户在线8分钟即可完成快速贷款。对于小型企业聚集的园区,银行与政府、园区、企业共同构建四位一体的园区生态圈,通过政府和园区担保增信,制定园区企业评价标准,实施“一园一策”的金融服务策略。

  对于中型企业,银行提供差异化的授信服务,确保最快在10天内完成放款的全流程。而对于大型企业,银行则通过打造专属的数字化平台,结合产业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与数字化平台服务,提升整体服务效率与价值创造能力。

  例如,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与比亚迪合作打造“迪链”数字化平台,实现了比亚迪产业链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平台为比亚迪集团、B端产业链、C端购车者提供了一站式服务。目前,该平台已服务上游企业3400多家,累计贷款投放量超过670亿元;服务下游经销商800家,累计开票量达357亿元;C端累计申贷20087笔,累计投放金额达10.32亿元。

  曾刚表示,商业银行积极构建科技金融生态圈,与风投机构、政府基金、上下游企业等形成联动机制,能有效促进资源流动,降低单一机构风险。他预测,未来科技金融机构将朝着专业化、差异化和精细化的运营模式转型。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将在风控、运营等环节广泛应用,进一步推动科技金融的健康和持续发展。(宗诗涵)

  “勇辉,你的第四季度产业奖补金到了,有3987元咧!”家住江西省龙南市临塘乡水口村的肖勇辉正在自家香菇种养大棚里忙得不可开交,村干部上门送上大礼包。/Default.phtml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布于:伊春南岔区
阅读 ()
推荐阅读
免费获取
今日搜狐热点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