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端午” 国风新韵点燃“假日经济”

来源: 新民晚报
2024-06-11 03:44:36

  到古镇、园林沉浸式感受民俗风情,去文博场馆体验“端午奇妙游”,在剧院、艺术中心领略“诗意端午”之美……今年端午佳节期间,国风引领消费新趋势,“假日经济”不断升温,折射出我国消费市场的活力与潜力。

  据在线平台数据显示,端午假期文旅预订单量同比增长接近70%,“国潮端午”成为假期出游主题。观演出、品民俗、享美食、游美景,依托着中华文明的丰厚底蕴,各地文旅精品不断“上新”,极大丰富了游客的出行体验。

  端午佳节,蕴含着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民俗体验游受到游客的格外欢迎。包粽子、赛龙舟、插艾草,这些传统的端午习俗在当下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生命力,点燃了民众的消费热情。“屈原故里”湖北宜昌、“龙舟之乡”广东东莞等民俗小城成为了端午假期体验传统文化的理想目的地。船桨舞动,水花四溅,锣鼓阵阵……龙舟健儿奋楫争先,吸引着游客呐喊助威、拍照“打卡”。

广东佛山叠滘赛龙舟现场图。受访者供图

广东佛山叠滘赛龙舟现场图 。受访者供图

  “第一次看‘龙舟漂移’,现场太震撼了!”从北京前往广东佛山叠滘观看赛龙舟的张先生告诉记者,这次端午节过得很有“仪式感”,“观看赛龙舟的游客来自全国各地,小小村落异常热闹,不论是孩子还是老人,大家都沉浸在赛事中。飞舟竞渡勇争先,这次真的体验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个端午佳节,“国风集市”、“新中式”旅行绘就端午消费新图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文旅产品的创新为节日赋予新活力,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引擎”。

  在北京,国潮主题餐厅、园林茶馆点茶等“新中式”活动备受欢迎,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新时尚;在苏州狮山,融传统民俗与现代文创于一体的端午市集吸引游客纷纷前来“打卡”,身着汉服投壶、射箭、做香囊;在浙江杭州,端午游园会现场热闹非凡,游客仿佛“穿越”回宋代,沉浸式体验宋代的民俗风情与街市繁华。

  不仅旅游火爆,文化各领域消费需求在端午节假日得到集中释放,舞剧、演唱会、音乐节等文化活动同样热度不减。在国家大剧院、北京艺术中心,“端午雅集”系列演出拉开序幕,“游夏赏舞”“聆赏天籁”“国粹意趣”“曲艺共话”为观众奉上端午“文化大餐”;长城主题大型情景剧《梦华·长城》,以互动式表演结合高科技呈现方式,带领观众领略长城文化,在“长城脚下品非遗”。

  业内人士认为,国风、国潮与传统节日的结合已成为新的消费热点。非遗民俗、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群众文化生活,为人们提供更多心灵滋养与精神力量,也为“假日经济”创造了新的增长空间。端午小长假作为暑期出游高峰的开端,将助推消费场景推陈出新,为各地文旅打好暑期旺季“前哨”。(人民网)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发布的《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2050》显示,中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在中国近海水深5至50米范围内,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为5亿千瓦,而深远海风能可开发量则是近海的三四倍以上。

  资深媒体人孟伦认为,相信这三年无论是演出从业人员还是歌手、音乐人本人,都在为线下演唱会的恢复做准备,他们要做的是,一定不能操之过急,一切都准备就绪再上马项目,做到不比三年前差,也是一种成功。“已经等了三年了,不急这一时半会儿。要做,就做到最好,做到极致,不辜负自己和歌迷苦苦等待的这三年。”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院历时10余年,自主研制人体肺部气体磁共振成像装备,实现了1H、129Xe的多核成像,获得世界上首幅增强5万倍以上的人体肺部气体磁共振成像图,成功“点亮肺部”。相关成果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作为国家杰青25周年13项代表性成果之一进入中南海展出。

  “前述诸多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明年可能继续使用或者增加额度,甚至不排除继续创设新工具的可能。”广发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钟林楠认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是稳信用的另一种方式,兼具产业政策与金融政策效果。

  大潘回忆起遭遇疫情时的被动情况,影院剧场都关停,收入几乎降到冰点,“下半年,情况稍微好转后,我们就开始了自救,我们借中秋的机会,定制了一些点心礼盒,从选料、搭配到礼盒设计,还有推销售卖,我们都是自己完成的,虽然最后的收入并不多,但也算是解了燃眉之急,我们协力度过了很艰难的时刻。”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王伟宜介绍,目前我国学部制改革路径大致分为实体型学部、虚体型学部、虚实结合型学部三种类型,但本质都是整合学术资源。

陈彦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