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监局:已有创新药在中国实现“全球首发上市”

来源: 闪电新闻
2024-06-16 23:17:33

  当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有关情况。黄果在吹风会上答记者问时有上述表示。

  黄果介绍说,据统计,2022年至今,国家药监局累计批准创新药品82个、创新医疗器械138个,仅今年前五个月已经批准创新药20个、创新医疗器械21个。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看,都处于全球前列,中国的创新药发展势头强劲,未来可期。

  他介绍说,在健全鼓励创新机制方面,国家药监局针对重点产品,按照“提前介入、一企一策、全程指导、研审联动”的原则,在标准不降低、程序不减少的前提下,改进和加强沟通交流服务,让注册申请人及早夯实研究基础,可以“少走弯路”;同时,持续贯通“突破性治疗药物”“附条件批准”“优先审评审批”“特别审批”等四条快速通道,加速推进临床急需、重大疾病防治等新药的审评审批。

  黄果表示,在服务临床用药需求方面,国家药监局将临床急需的短缺药、儿童用药、罕见病用药、重大传染病用药、疾病防控急需疫苗和创新疫苗等纳入加快审评审批范围,鼓励以临床为导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研发。

  他表示,以公众关注的罕见病治疗药物为例,“2022年批准上市3个,2023年批准45个,2024年前五个月已经批准24个”。罕见病治疗药物上市数量大幅增加,让很多罕见病患者不再无药可治,能够切实受益。

  在接轨国际审评标准方面,黄果表示,从2017年6月中国加入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以来,至今已经采纳实施了全部68个ICH指导原则。这意 味着中国药品审评的技术要求与国际全面接轨,也意味着中国的药品监管部门、制药企业、研发机构可以更多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从制定到实施的全过程,还意味着全球同步研发的新药可以按照同样的规则在中国同步申报、同步上市。

  星云大师致力文化教育屡获各界肯定,1978年起先后荣膺世界许多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沪上多所大学亦聘任“名誉教授”荣衔。

  地震之后,中国驻土耳其、叙利亚等地区的使领馆迅速地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多方核实了解中国公民受灾的情况。目前我们暂时没有收到中国公民的伤亡报告,中国驻相关地区的使领馆将继续密切关注地震灾情,做好当地中国公民的领事保护与协助工作。我们也利用这个机会提醒在土耳其和叙利亚的中国同胞防范地震次生灾害。(完)

  据了解,今年以来,全球共发生六级以上地震13次,其中6.0级到6.9级9次,7.0级到7.9级4次,8.0级以上0次,最大地震是本次地震。

  海外传播方面,总台通过<strong>68种</strong>语言面向全球受众转播或报道元宵晚会,并通过全球传播矩阵持续将中国红点亮“海外千屏”。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全平台发布元宵晚会相关报道获全球阅读量超<strong>1.32亿</strong>;央视网海外社交平台直播播放量超<strong>1070万次</strong>,比去年大幅提升<strong>206%</strong>,让全球受众一同感受中国元宵佳节的喜庆氛围和万家团圆的新春祝福。

  鉴于有关地区特殊情况,如中国公民坚持前往或驻留有关地区,可能导致当事人面临较高安全风险,并影响获得协助的实效。

天籁合鸣笙簧奏,一片丹心向太阳”

何敬念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