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文旅融合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办

来源: 环京津网
2024-06-07 06:57:09

  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例,今年是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申遗10周年。一条大运河横跨了北京、天津等8个省级行政区,曾经联通了不同地区的往来。如今,大运河更成为了文化交流的载体、旅游的纽带,带动了沿岸经济发展。

  6月6日,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支持,中国商业史学会中国大运河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协办的“大运河文旅融合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办。

  原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杨志今指出,十年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形成了一批值得研究总结的典型经验做法,发挥了赋能城市更新、产业转型、生态治理等重要作用。未来,要进一步推进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坚定走好独具特色的中国旅游发展之路。

  “商业发展推动文化交流,文化繁荣又促进商业兴盛。”中国商业史学会会长王茹芹认为,要深入挖掘大运河“商业富国”的重要历史价值,将其与现 代旅游业、文化产业及科技领域相结合,不断推动大运河文化创新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商业史学会中国大运河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士林认为,想要把历史文化遗产变成现实世界的精神力量,应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在精神诠释上更加关注细节和具体;二是在活化利用中坚持融入城乡现代化进程;三是要深入研究和构建有利于不同城市优势互补和相互促进的政策和体制机制,形成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重大主题的传承展示集群。

  “文旅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但在消费端与供应端仍有不平衡不充分现象。”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商业史学会中国大运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冯奎认为,从政策角度看,文旅供给侧改革有较多发力空间。针对特定旅游人群的旅游需求要细化支持性政策,同时要进一步改善文旅企业的要素条件,并加强文旅产业带的多地区、多部门政策协调。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则表示,近期市场降温,是因为供需基本面依然没有全面改变。其中,虽然稳楼市政策仍在不断出台,但其边际效应已出现递减,供需双方的信心也未能恢复。

  宏观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①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对于这一点,很多人感受的可能不是特别明显。但通过另一组数据的对比,也就是上半年,整个消费同比增长8.2%左右,投资增长3.8%,出口增长3.7%,大家就能够感受到消费对于经济增长明显的基础性作用。

  ②当然因为大家一直预期二季度GDP增速能够达到7%左右,这样上半年GDP估计会在6%,因此5.5%的增速和市场预期还是有一定的预期差的。

  ④但更为重要的就是上半年5.5%,而全年要达到5%的这个目标, 就意味着下半年的增长速度可能要在4.6%到4.7%这样的一个水平,由于上半年的基数效应已经基本消失,下半年如果要保持在4.6%、4.7%的增长速度,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在稳增长上加力。

  国企子弟顶替接班制度已经消失30年了,但据此前报道,国企子弟享受就业优惠现象却比比皆是。在选拔招聘笔试和面试的总分中,某国企根据用工类型的不同,对职工子女分别给予10分和15分的额外加分。尽管当时因行业形势不佳造成岗位对内部子弟的吸引力减弱,但该国企子弟占新招入员工的比例仍然接近30%。

  定西,古丝绸之路重镇,甘肃省会兰州市的“东大门”,因地处青藏高原、蒙新荒漠和东南季风区汇合之处,有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成为全国最适宜马铃薯种植的三大区域之一,被称为“中国马铃薯之乡”。被当地人称作“洋芋”的定西马铃薯,形整、质优、储存期长、淀粉含量高,享誉世界。

林慧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