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贵德:200余名中外“泳士”渡黄河挑战极限

来源: IT之家
2024-06-17 22:15:41

  中新网青海贵德6月16日电(陈宗淇)16日,2024第十八 届中国·青海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以下简称抢渡赛)贵德站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清清黄河岸边开赛。

  赛事吸引了来自中国、俄罗斯、斯洛文尼亚、哈萨克斯坦、乌克兰、德国、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的221名运动员报名参赛。以上运动员从首站循化,转战贵德。

  因受雨水天气影响,赛区内水位上涨,水体较为浑浊,水流流速增加,水温也降至6.7摄氏度,加之海拔从首站的1800米增加至2200米,贵德站比赛难度增加,运动员们纷纷试水,投身激流提前适应。

  56岁的陈斌来自中国香港,是抢渡赛的“老人”。在试水、预赛等环节,陈斌不仅给年轻队友传授技巧,还在一旁助威。

  赛前,陈斌介绍,公开水域的游泳比赛与室内泳池的游泳比赛差异很大,前者的难度明显要高,“队里不乏第一次参加比赛的年轻人,面对湍急的河流,他们内心多少是有所顾虑的。”他说:“希望他们能克服挑战,取得好成绩。”

  青海省体育局副局长刘兴海表示,抢渡赛是中国首个位于地球第三极地区公开水域举办的国际水上赛事,“抢渡赛具有海拔高、水温低、水流急、氧气稀薄等挑战。”

  比赛期间,贵南藏绣、传统木雕、葫芦雕刻、贵德曼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亮相贵德县水车广场,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非遗制作的过程,引得运动员赛后围观。

  近年来,贵德县通过承办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等多项赛事,展示贵德秀丽壮美的自然风光和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促进了文化、体育、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天下黄河贵德清”的金字招牌影响力、美誉度进一步提高。(完)

  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我们现在就是要理直气壮、很自豪地去做这件事,去挖掘、去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结合、结合什么,由此溯中华文化之源流、辟与时俱进之路径。新时代坚持“两个结合”、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做到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厚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根基、文化血脉。要把党的创新理论与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明史更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深刻把握历史实际与中国社会现实,着力提出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含中国智慧的思想和理论观点,从而实现文明意义上的综合创新,为中华文明增添新的生机活力,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提供宝贵思想文化资源。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展望2023年,我国物价保持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

  伦敦美食记者阿米拉·阿拉斯特说,来自伊朗的她常在社交媒体展示中东美食,这次将借助探访重庆美食的活动向粉丝们介绍中国的精美菜肴。本次活动主持人、英国青年约翰说,他曾在中国工作多年,非常期待早日回到重庆,“很想念那里的火锅”。

  化名“奶茶杯”“可乐罐”

  在加强补充耕地指标支持上,浙江明确,对于符合国家统筹补充耕地指标的重大项目,做到“能申请尽申请”。对年内开工的省重大教育、科研、医疗等公共设施项目,可申请省统筹补充耕地指标。对补充耕地矛盾特别突出的地方,省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省统筹补充耕地指标保障比例提高至40%。

  2023年2月3日

温宇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