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为何执着将学院更名为大学?【非常视点】

来源: 中国汽车报
2024-06-04 01:48:38

浙江文化观察:名人“祖籍地”如何活化利用?五百福利导航,

  蒋理

  宝鸡文理学院日前发布《宝鸡文理学院更名大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项目单一来源采购征求意见公示》。该公示显示,宝鸡文理学院为完成更名大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相关工作,需第三方提供学校更名大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该项目拟采取单一来源采购方式采购,拟由北京某工程咨询公司西安分公司提供,预算金额3.3万元。

  据报道,宝鸡文理学院更名大学之举10多年前即已启动。2011年5月,宝鸡市政府与宝鸡文理学院举行筹建宝鸡大学签字仪式,2019年9月,陕西省教育厅曾对宝鸡文理学院更名为宝鸡大学进行过公示。可见宝鸡文理学院更名大学,已是学校追求了10多年的办学目标,此番重启更名工作,再次显示了更名为大学、建设综合性大学的明确意图。

  地方本科院校热衷更名由来已久。这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在社会舆论看来,“大学”比“学院”要高一等,一所地方本科院校,从学院更名为大学后,通常在招生时能更受学生、家长青睐。不少在校师生、毕业校友也支持 学院更名,认为这可以提升学校的社会地位,提高师生的“身价”,有利于毕业生更好就业。

  其次,由于从学院更名为大学,要经过教育部门审批,因此在高校办学者看来,能获得更名成功,就表明办学获得了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于是把更名作为重要的办学目标。如果某位校领导能在任期内完成更名大学这一目标,将是最大的办学政绩之一。

  另外,从现实看,各级政府给予学院与大学的办学支持确有不同。在一些地方,名为“学院”的本科院校办学者认为,“学院”之名局限了学校的发展,甚至影响教师获得课题,因此要努力争取更名为大学,才能让学校发展获得更大的空间。

  很显然,为实现更名的目标,地方本科院校就得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具体包括,增设学科门类、扩大学校办学规模、调整学校办学定位等。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大学必须设有三个以上国家规定的学科门类为主要学科,为达到这一要求,有的传统的单科型高校也要增设其他学科点。但问题是,学校能办好这些学科专业吗?为更名而增设学科点,其实会分散学校的办学精力,甚至直接影响办学质量,那些认为“大学比学院好”的看法,恰恰与现实背离。

  更突出的问题是,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本应该是进行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但在追名逐利导向下,不少地方本科院校不安于自身的办学定位,而总是想办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这不但影响本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与质量,也可能妨碍高等教育形成合理的人才培养结构。

发布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