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城市新活力 2023年度活力城市大会在京举办

来源: 羊城派
2024-06-24 09:57:38

  中新网北京12月22日电 (记者 陈溯)22日,由中国新闻周刊主办的2023年度活力城市大会在北京举办。大会以“新动能 新活力”为主题,邀请专家代表和城市代表,探寻城市活力,共话城市高质量发展。

  城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载体。中国新闻周刊长期关注城市建设和区域发展,于2021年创办“年度活力城市大会”,以城市活力为主线发掘城市的竞争力、影响力和生命力,为城市发展赋能。

  “2023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的城市迎难而上,不断汇聚新动能、释放新活力,呈现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在主办方致辞中表示,这种新动能、新活力,是科技创新引领下的产业转型与升级,是市场信心恢复后的消费复苏与提振,也是守住生态底线后的环境改善与提升。

  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新型城镇化新路径,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新形势下,城市如何培育新动能?活动现场,专家代表进行了分享。

  “市场信心的稳定和持续恢复,需 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施策,久久为功。”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张军扩表示,巩固经济回升势头要继续抓住稳预期强信心这个“牛鼻子”。其中,稳预期提信心的重点是民营企业。他强调,民营企业发展并不需要太多特殊的支持或优惠政策,而是需要真正的公平对待,真正实现法制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环境,真正做到政策环境的稳定、透明、可预期。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将当前外向型经济城市发展面临的困局比喻为跑步中出现的“假疲劳”。“‘假疲劳’是一个很关键的节点,也是城市下一步高质量发展成败的关键。”在他看来,外向型经济城市遇到“假疲劳”,应该坚定信心、咬牙坚持,在思想观念上进行转变,看到未来五年、十年的发展。他强调,不是沿海的城市就是外向型城市,只要脑筋动对了,点子找到了,抓手抓住了,城市就能够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上大有可为。

  当前超大特大城市正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李晓江表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城市“非正规”空间的更新,要做仔细的判别,要认识它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在对城中村进行治理、管理的同时,也要包容城中村。“没有对城中村的包容,就没有中国经济的未来,它是民营经济、小微企业最重要的成长空间。”

  2023年,中国城市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不断发掘和激发城市活力,以各种方式“出圈”。当天,主办方围绕产业、人口、生态、消费、人文、创新六个活力维度,发布了“2023年度活力城市”案例,深圳市、武汉市、杭州市、济南市、长沙市、石家庄市、太原市、银川市、海口市、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烟台市、扬州市、榆林市、湖州市入选;北京市朝阳区、深圳市南山区、佛山市禅城区获评“2023年度活力城区”案例。活动现场,多位城市代表分享了各自城市的活力故事与经验。(完)

  不少年轻人喜欢通过社交平台分享国潮消费体验,寻找“同好”与归属感。2022年6月发布的《国潮品牌年轻消费洞察报告》显示,年轻消费者不仅为老字号品牌注入新活力,也助推新兴品牌迎来快速发展的窗口期。不少老字号品牌将年轻人作为新品研发的参照坐标,通过开辟年轻潮流产品线、跨界联名等新玩法实现“逆龄”生长,打破品牌固有形象和边界,成功获得年轻圈层青睐,甚至让产品成为一种“社交符号”。

  一是西南地区气象干旱呈总体缓解态势。12月初至12月26日,重庆东南部、贵州北部和东南部、湖南西部、广西北部、云南东部等地有特旱。12月27-29日,西南、华中南部以及华南北部等地出现5~25毫米降水量,有效缓解了旱情。12月31日,西南地区中部和东部等地仍有中旱和重旱,其他地区气象干旱基本解除。

  2022年检察机关依法能动履职,更加有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法治维护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起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10.1万人。为防止办了案子、垮了企业,全面推开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对企业负责人涉经营类犯罪,依法可捕可不捕的不捕,可诉可不诉的不诉,督促涉案企业作出合规承诺、落实合规整改。最高检会同司法部、全国工商联、中国证监会等12部门共建合规整改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全年共办理企业合规案件5150件,对整改合规的1498家企业、3051人依法不起诉。

  考虑到当前形势和我国资源特点,新一轮找矿突破行动应继续推动国内油气增储上产,其中因西部陆上油气开发尚有潜力,可以加大精细勘探程度。同时,因近年来我国油气增量主要在深海,可以进一步加大深海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在常规油气勘探程度较高的情况下,要加大页岩油气的勘探开发。

  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容丰富、全面,影响力大。泥河湾、石峁、凌家滩等是人类起源和中华文明探源重要研究对象而且已广为人知;入选的公园代表年代上限至旧石器,下限至明代;这些遗址公园广泛分布于各地城市中心、城郊、乡村等。以“重磅上新”形容第四批考古遗址公园亮相,恰如其分。

  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沈皓孝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