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诈频出损招 老人二次上当

来源: 大众日报
2024-06-16 15:00:24

  警惕犯罪分子利用新技术伪造视频内容坑骗老人

  电诈频出损招 老人二次上当

  谎称可办低保和高龄补贴

  龚某某冒充政府工作人员,利用收集的有办理“低保、高龄补贴、养老保险”需求的老年人的信息,以可办理低保、高龄补贴等为由,骗取叶某某等3位老人共1.9万元。法院以诈骗罪判处龚某某有期徒刑2年并处罚金2万元,责令退赔被害人钱款。此类犯罪分子冒充政府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利用老年人希望尽快获得社会保障的心态和对相关社会保障制度不了解的特点,骗取其养老钱。

  瞄准受害老人又骗一次

  有的对“收藏品投资”受害老年人实施二次诈骗。被告人杨某甲、李某从被告人王某处购买“收藏品投资”诈骗受害人个人信息,从被告人杨某乙处购买“黑”电话卡等,伙同被告人魏某、谷某、孟某等十余人,冒充行业协会、防电信诈骗中心、公检法等单位工作人员的身份,给受害人打电话或发短信,谎称为受害人追回之前被诈骗的钱款,要求其缴纳立案费、实名认证费、公证费、税费等到指定银行账户,以此骗取15名受害人(绝大多数为老年人)钱款共100余万元。

  法院以诈骗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分别判处13名被告人有期徒刑12年至7个月不等。

  这些被告人以曾遭“收藏品投资”诈骗的老年人为目标,利用老年人对司法机关的信任和急于挽损的心理,分饰行业协会主管、民警、法官等角色,以退还被骗款项为诱饵,对老人们实施二次诈骗,直至将其退休金养老金诈骗一空。

  帮忙为由骗取老人取款密码

  此外,还有人骗取取款密码实施养老诈骗。被告人朱某某在ATM 取款机上帮六旬老人方某某取钱时,得知了其银行卡密码,之后以帮老人查询银行卡可否正常登录为由,骗取其银行卡,通过ATM 取款机多次私自取走老人银行卡内1万元。

  老人次日去银行查询方知卡里的钱被取走,在银行工作人员提醒下报警。后法院以信用卡诈骗罪判处朱某某有期徒刑10个月并 处罚金2.5万元

  ■提醒

  法官提示,养老诈骗中,电诈犯罪较为高发。老年人须重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不轻易泄露个人隐私;对陌生电话须提高警惕,遇疑问可拨打110或96110查证核实;公检法机关并无所谓的“安全账户”,不会要求公民转账汇款;遇事多与家人沟通,守好自己的退休金、养老钱。本报记者 林靖

  数据显示,<strong>2022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超额完成1100万人的全年预期目标任务</strong>。

  “三九”时节,高原寒风刺骨。走进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原热贡敬老院),却感到暖意融融。

  ▲<strong>要巩固拓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成果,适时开展新一轮主题教育活动</strong>,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安徽黄山1月17日电 (晏紫)1月16日,安徽省黄山风景区接待游客14100人,成为近五年来1月份日进山人数的新高。

  “随着河湖长制‘进村入户’,水变清了,岸变绿了,河湖也成了村里的风景线。”党海伟说。

  上快手,搜索“春晚”,和家人一起看春晚,吉祥如意迎兔年!

林皇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