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广西宁明:黑皮冬瓜迎丰收 产业致富劲头足

来源: 新浪财经
2024-06-08 06:55:03

  中新网崇左11月27日电 (陈桂梅 梁文高 黄艳梅)近日,走进广西崇左市宁明县明江镇双龙村黑皮冬瓜种植基地,只见一个个饱满硕大、油绿发亮的冬瓜成排地悬挂在竹架上,瓜农们忙碌地采收、搬运黑皮冬瓜,田间地头一派丰收的农忙景象。

  “这瓜长得真漂亮,一个瓜不少于40斤。”正在瓜地里采摘黑皮冬瓜的村民黄秀莲说。

  “今年冬瓜行情还不错,平均每斤收购价格在1元(人民币,下同)左右,比去年略高。”宁明县桂湘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旦宣语说。

  明江镇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合种植黑皮冬瓜。2022年1月开始,旦宣语流转了300亩土地种植黑皮冬瓜。该基地通过流转土地和提供就业岗位等多种方式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发展 相关产业,实现土地增效,农民增收,进一步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与传统种植方法不同的是,旦宣语种植的冬瓜采用“吊种”技术,个头大、品相好。“冬瓜传统种植一亩地只能种400株左右,冬瓜吊起来能种到700余株。冬瓜被吊起,不会接触地面,既有利于采光,又避免了冬瓜‘白肚皮’现象产生,结出的瓜营养成分高,口感好。”旦宣语说。

  据旦宣语介绍,冬瓜亩产达2万余斤,亩产值2万元左右。冬瓜种植周期短,4个月即可成熟,瓜肉细腻嫩白,味道鲜甜可口,而且储藏时间长,耐运输,深受采购商和消费者喜爱,该基地冬瓜主要销往山东、黑龙江、广东等地。

  冬瓜的播种育苗、整地定植、肥水管理、搭架整蔓、扭秧搬运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每天有80至100余名村民来到该基地帮忙打理冬瓜。“我们明年计划扩大规模种植。”旦宣语说。

  “一天来地里只需要做工8个小时,每月收入有2500元左右,工作轻松又能挣钱。”双龙村村民刘敏雄说。

  近年来,明江镇立足实际,充分利用土地流转优势,以“政府+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基地”等发展模式,积极引进种植大户或企业到村里发展蔬菜、水果等种植以及特色养殖业,有效促进产业基地“以短养长、效益加倍”,带动村民持续稳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完)

  “让大家过上更好生活,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样的人民情怀,穿越历史、启迪未来,是“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生动写照。

  看到这些传奇投资者“折戟”2022,有网友表示:“看到他们亏了不少钱,我的心情好了一点。”还有网友称:“我只亏了20%,略逊于芒格,吊打索罗斯、木头姐。”

  2021年医保谈判代表、福建省医保局药械采购处处长张劲妮的一句“每一个小群体都不应该被放弃”感动了无数网友。2022年11月举行的2022年中国罕见病大会上介绍,截至目前,已有45种罕见病用药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覆盖26种罕见病。2018年以来,通过谈判新增19种罕见病用药进入医保药品目录,平均降价52.6%。(澎湃新闻 记者 张依琳)

  在雄安新区,多种举措正在助力这座“未来之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在一场中学生运动会上,两个学生发生矛盾。24岁的高中数学老师王十七(本名:王洋洋)前去拉架,却没想到自己先晕倒在地上。

  刘敬师带去中国驻泰使馆精心制作的“暖春礼包”以及国内侨务部门提供的春联、挂历等,向养老侨胞、失亲华童及院方表示慰问和新春祝福,对这些孤、老侨胞能受到社会较好的关爱和照顾表示欣慰,对院方和泰华各界长期以来坚持发扬大爱、助老恤孤的善心义举表示崇高敬意。

邱枝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