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医院膀胱癌微创智能诊疗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来源: 天眼新闻
2024-06-25 00:44:15

  中新网广州6月24日电 (蔡敏婕 刘文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4日发布消息称,该院为第一完成单位的科研成果——“膀胱癌精准微创智能诊疗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膀胱癌是泌尿系 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膀胱癌患者9.2万人,约有4.3万人死于膀胱癌。目前,膀胱癌诊疗存在四大难题:“早诊难”,缺乏精准早诊技术,导致诊断晚疗效差;“易漏诊”,人工判断微小病灶易漏诊和效率低,造成复发率高;“创伤大”,传统开放手术创伤大,性和控尿功能丧失;“装备落后”,微创手术机器人技术被国外垄断,迭代滞后。

  针对上述难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教授林天歆和该院教授黄健带领团队经过20余年耕耘,在膀胱癌早诊、AI数字化技术应用、精准微创手术及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研发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

  该团队于2017年通过队列系统筛选和建模优化,建立了基于2个基因DNA甲基化的膀胱癌诊断技术,将膀胱癌早诊总体敏感性从58.0%提高至90.0%,在早期、微小和复发肿瘤诊断上表现出优势。

  传统尿液脱落细胞诊断膀胱癌敏感性低,该团队应用深度集成学习技术,研发细胞学AI病理诊断技术,准确率近90%。

  膀胱镜是诊断和切除膀胱癌的主要手段,但受限于医生的经验,扁平/微小病灶易漏诊,导致术后复发率高。项目团队基于7万余张膀胱镜照片,开发了内镜AI诊断技术,实现膀胱镜下占位病变的全自动识别、分割与诊断,准确率超过97%,而用时仅为人工的1%,对于原位癌的诊断敏感性从人工的50.0%提高至83.1%。该技术可提高年轻医生和基层医生的诊治水平,缩短学习周期。

  此外,传统开放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存在创伤大、无法控尿、男性性功能丧失、女性生育功能丧失等问题。团队早于2000年率先引入腹腔镜技术、劈开乳头式输尿管种植等方法原位重建新膀胱;并于2016年率先将机器人用于膀胱癌手术,创建“面纱”技术和功能尿道固定延长术。实现了控尿功能在1-3个月内快速恢复,男性性功能保留率从10%提高至76%,女性保留生育功能。该术式已惠及膀胱癌患者2万余名,成为国内膀胱癌的标准术式。

  中国行动务实。一颗来自泰国的榴莲,登上了中国社交媒体的热搜,它搭乘中老铁路,从东南亚农民的种植园里走进了中国商超——铁路冷链的跨境运输,一头连起中国百姓的美味,一头连起东南亚农民的喜悦。一趟飞驰的列车,今年即将穿行在雅加达和万隆之间,雅万高铁在印尼的建设质量之高、速度之快,令人惊叹。同样令人惊叹的还有中国公布的一个数字:“力争10年内种植、保护和恢复700亿棵树”。这是中国对达沃斯论坛倡议的热烈响应,这意味着——每个中国人将拥有更多绿树的环绕,而地球更增加一片片绿的生机。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

  “中国人有自己独特的浪漫。”这是外界观察中国的感悟。

  大体量大担当 走在前列做出示范

  复兴号“搭桥”,古都西安“牵手”达州,拉近了两地的时空距离。自2023年1月1日起,西安首次开行去往四川达州的“复兴号”动集动车组列车,途径安康、紫阳、万源站,终到达州。列车8点从西安站出发,13:49分抵达达州站;达州站14:15分发车,18:58分抵达西安站,两地铁路运行时间由过去的7个多小时压缩至最短4小时43分,也结束了西安至达州不通动车组列车的历史。

  面对疫情反复延宕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带领中国交出一份又一份世所瞩目的精彩答卷。

刘均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