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智能增需求 以旧换新添动力

来源: 中国长安网
2024-06-25 07:38:34

  “以旧换新撬动消费新增长”系列

  绿色智能增需求 以旧换新添动力

  “618”年中大促如期而至,以旧换新成为今年各类商家促销焦点。

  创新“发力” 绿色智能撬动新增长

  “绿色智能、以旧换新、双重补贴,最高优惠15%”“2024绿色智能家电换新补贴,支付立减10%”……走进各大卖场,促销宣传海报随处可见。

  “这款冰箱与手机APP连接,可以随时随地控制冰箱温度,还可以启动自动除味功能。”杭州陈女士最近想换台新冰箱,正好家电卖场有“以旧换新”和新品补贴活动,听了导购介绍,她当即挑选了一款售价1万多的超薄零嵌入冰箱。

  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五一”假期效应、“618”网络购物节促销以及消费 品以旧换新政策等因素带动下,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211亿元,同比增长3.7%,比4月份加快1.4个百分点。

  多家家电品牌销售人员表示,“以大换小”“以厚换薄”,绿色化智能化是目前消费者换新的主流趋势。

  “以旧换新缩短了消费者接触绿色智能创新产品的周期,将为更好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增强发展潜力和后劲提供有力支撑。”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首席分析师李政波说。

  政策“添力” 财税金融赋能新活力

  2023年9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通知》,围绕家电以旧换新、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增加家电消费供给等方面,加大对绿色智能家电生产、服务和消费的金融支持力度。

  2024年4月,商务部、财政部等7部门印发《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明确汽车以旧换新的补贴标准。消费者可以通过汽车以旧换新平台的网页端、小程序,提交申请材料,并实时查看进度。目前,各地首批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已陆续发放。

  近日,由国家发改委牵头、21个部门和单位参与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正式建立。截至目前,政策体系已经构建完成,31个省(区、市)都印发了本地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同时,资金支持正在逐步落实,标准制定正在加快推进。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认为,下一阶段,随着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大规模推开,政策的实际效应将进一步显现。

  多方“合力” 统筹协调调动积极性

  “旧车开了6年多,想换个空间更大更省油的新车,正好赶上活动优惠就下单了。”湖北武汉郭先生说,企业置换补贴加上政府补贴,车价能优惠近4万元。

  在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政研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指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取得良好开局。

  作为直接连接消费者和市场的重要渠道,平台企业在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和重要作用。

  公开数据显示,天猫在618启动前追加2亿元补贴“以旧换新”;京东618大促开售24小时内,3C数码“以旧换新”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00%;6月8日至10日,苏宁易购“以旧换新”订单量增长135%……平台多重优惠补贴叠加,带动家电、数码3C市场“以旧换新”消费如火如荼。

  韩国进出口银行海外经济研究所日前发布《海运、造船业动向及展望》进一步预测,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和美国高利率影响,特别是随着海运业行情的恶化,2023年全球新船订单量将比2022年减少约四成。

  中国目前幼儿园主要有三类:公办园、普惠性民办园和非普惠性民办园。普惠性民办园的概念2010年就已提出。当年,国务院发布了对学前教育行业影响深远的《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即“国十条”),提出要积极扶持“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从2017年起,在80%的普惠率指标要求下,大量民办园主动或被动“转普”。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国际社会正经历罕见的多重风险挑战。地区安全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新冠疫情延宕蔓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叠加。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集团已先后取得香港(2012)、美国(2013)、中国大陆(2016)和新加坡(2022)证券业务牌照。华兴证券(原名“华菁证券”)是CEPA协议下首批成立的合资券商。自成立以来,华兴证券有序开展投资银行、固定收益、资产管理、财富管理、证券经纪、证券研究等多项业务。

  国际船市低迷,撞上国内税收政策调整。中国取消了对国内沿海能源运输船、远洋船的优惠政策,国内订造船舶所承担的税收上升,国内船厂失去了此前依仗的价格优势,船舶订单不断外流。

  韩国进出口银行海外经济研究所日前发布《海运、造船业动向及展望》进一步预测,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和美国高利率影响,特别是随着海运业行情的恶化,2023年全球新船订单量将比2022年减少约四成。

黄馨士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