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台专家“把脉”上海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

来源: 格隆汇
2024-06-25 13:33:09

  中新网上海6月24日电(范宇斌 吉朋晓)“在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等方面,希望我们互相取长补短,奔赴共同的目标,创造共同的未来。”在实地考察了上海横沙岛、崇明岛乡村振兴建设的情况后,应民革上海市委会之邀来沪参访的台湾旺旺集团副董事长周锡玮对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未来提出这样的向往。

  6月23日至24日,作为民革上海市委会与中共崇明区委对口联系合作系列活动之一,民革上海市委会组织沪台专家赴崇明开展调研及研讨。调研组一行23日赴崇明区横沙乡丰乐村、横沙乡农资封控中心和南菁蟾园调研农文旅产业,并实地调研横沙新洲。横沙岛丰富而成熟的农文旅业态、广阔的横沙新洲所展现出的未来发展潜力给冒雨参观的沪台专家留下难忘印象。

  在24日举行的座谈会上,与会台湾专家和上海专家彼此呼应、互相补充,在 观点碰撞中,为崇明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能级提升和特色彰显提出真知灼见。

  周锡玮、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于冷都对崇明生态岛建设的战略规划提出建议。周锡玮对上海和崇明在碳减排方面的积极实践和努力作为表示敬意,并提出在崇明打造世界性花卉繁育基地、绿色减碳研发和实践基地等建议。于冷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角度,深入思考崇明发展战略,并针对产业方向、产业模式和人才引进等提出具体意见。

  台湾长荣大学土地管理与开发系荣誉教授蔡光荣、民革上海市委会文化委主任周武忠期待崇明在传统农业农村文化保护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蔡光荣认为,崇明生态岛建设要放眼全国、放眼世界,可在传统农业农村文化保护展示等方面有所作为。周武忠也提出,应呼应国家对传统农耕文化保护的相关政策和要求,通过打造农耕文化示范区等方式,提升崇明岛特色能级。

  崇明花卉产业的特色优势是台湾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卓伯源、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副所长张莉侠共同关注的重点。卓伯源介绍了他的家乡彰化县农业发展的经验,特别是花卉产业发展中的成熟做法,认为两地可携手共赢。张莉侠则就花卉种源产业、与民宿产业的结合等提出意见建议。

  台湾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教授陈发林、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李辉对崇明未来产业发展前景表示乐观。他们建议充分利用区位等优势,聚焦海洋经济、新能源产业及基于此的高科技产业如算力中心等,为生态岛建设提供强大产业支撑。

  作为卫生专家和环境保护专家,台湾阳明交通大学药学系助理教授许铭能、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李莉关注到了崇明大气环境等方面的优势。许铭能建议,发挥崇明生态坏境优势,为人们提供更便利、完整的康养服务体验。李莉认为,崇明在空气质量等方面是上海的典范,应当尽早布局,通过新能源利用和绿色有机农业推广等,打造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崇明样板。

  参会的崇明区农业农村委、文旅局、台办、发改委、生态旅游集团等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研讨会为崇明进一步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提升了信心,也提供了新的方向。崇明区相关部门将放宽视野,寻找更好切入点、突破点,以更有力的作为推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

  与会专家表示,希望将沪台专家的交流机制化,更好团结汇聚两岸资源,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提供更强的实际助力。“期待我们所有的美好愿望,都能在崇明开花结果。”(完)

  而在安徽合肥,最近走进庐州公园的游客会发现,这几天公园里部分的草坪正在养护中。据介绍,合肥针对绿地开放共享,在全国率先推广公园草坪分区域管理模式。

  2008年四五月份的某一天,担任广州至内江K109/110次列车乘警长的佛山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民警刘海平,在例行巡查车厢时,突然接到一个警情通报:一名14岁的初二女学生,在三名“混社会”男青年教唆下,正搭乘该趟列车前往广州见网友,女孩家属报警要求民警协助劝阻。接报后,乘警长刘海平立即带领警组在全列车厢逐个查找,经过大半小时的仔细工作,终于把离家出走的女孩找到,并在进行思想教育后,把该名受诱骗离家出走的女孩在列车返程时送回父母身边。

  美国盖洛普咨询公司当地时间6日发布的民调结果显示,美国人对美国通胀水平和股市普遍呈悲观态度。

  据报道,孩子在9岁时告诉当地社工,自己被父亲打了一顿。根据检方指控,“华人父亲曾用电线和金属衣架打孩子,并造成身上多处瘀伤,需要10天痊愈。”社工投诉后,检察官介入调查,华人男子因涉嫌虐待未成年人和人身伤害被告上了法庭。

  但是,大可不必就此认定ChatGPT是某些行业的“终结者”。目前,机器对于各类问题的理解,并非真正的“理解”,而是基于海量素材的整理归纳。例如,有人用杜撰的学术概念“镜像等离子规范场”提问,结果发现人工智能不懂装懂地卖弄“学识”。而在回答一些社会问题时,尽管人工智能输出了看似结构完整的文章,但不少答案依然“驴唇不对马嘴”,或者充满了“正确而无用的废话”。

  2017年5月,在校友基金的支持下,张朝辉一边攻读博士,一边和同实验室的4名同学一起创办了西安优艾智合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我们都很热爱机器人事业,都充满信念感。”

林宜霞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