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乡村)马帮变游客 四川凉山古村在“镜头下”重塑

来源: 台海网
2024-06-06 17:31:30

  中新社凉山6月5日电 题:马帮变游客 四川凉山古村在“镜头下”重塑

  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单鹏

  彝族姑娘吉玛次呷身着民族服饰行走于乡野间的一则短视频,今年5月在互联网走红:她耳戴齐肩的银饰挂坠,头顶黑色圆帽,肩上是宽大的披毡,深邃眼眸望向镜头。阅者留言,她的眼睛里藏着大山的连绵。

  面朝邛海、背倚螺髻山,旅拍摄影化妆师吉玛次呷工作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大石板古村被山川、湖泊萦绕。她服务的店铺里挂满彝族、藏族、苗族、傈僳族等民族服饰,眼下还未到旅游旺季,店里已有不少游人慕名而来。

  曾是中国南方丝绸之路驿站的大石板古村拥有数百年历史,大石板集市始建于明代,以集市为中心铺设的青石板古道两旁分布着旅店马店、茶馆酒肆、商铺作坊、百年古庙。如今,这里马帮不再,取而代之的是身着民族服装、在镜头下体验民族文化的各地游客。

  然而在一段时间里,随着茶马古道逐渐没落,大石板古村从昔日的物资交易重镇变成普通渔村,村民们过着“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渔村生活。在村里长大的旅拍摄影店店主孙静告诉记者,曾经,这里多是陈旧破败的土坯房,许多老屋年久失修。

  2019年10月,四川启动乡镇区划和村级建制改革。隔年,古村完成村级建制调整,三村合并的大石板社区成立。自此,过去商贾云集的古村落以新样态保留下来,古朴村容得到重塑。

  充分利用原有资源,大石板古村就地取材建立“山、水、林、田、路”的传统村落体系,并让沉睡的“老宅”焕发新生。自邛海湿地恢复保护工程启动以来,在环湖路内的百姓全部搬进了古村。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冬暖夏凉的舒适气候,加之自然人文景观得以修复,古村发展旅游条件成熟。

  村民们也开始思考,如何在家门口增收。2023年初,孙静与合伙人蒲国开在西昌建昌古城的旅拍店铺租约到期。一番寻找,她发现自己生长的大 石板古村是最佳的新址所在地。孙静介绍,刀耕火种成了过去,现在的古村是年轻人“打卡”邛海的必来之地。

  旅拍摄影所需的民族服装比彝族居民日常穿着的服装更显鲜艳。孙静说,有了短视频平台,大山古村里的旅拍生意也能跟上潮流。“浅色的、反差更大的民族服饰受到游客们青睐,店铺订购了一批改良的民族服饰,加上近年流行的马面裙、泉州‘簪花’等‘新衣服’,游客可有更多选择。”

  归心“12间”是大石板古村壮大集体经济自建自营的一家精品名宿。肖文婷是民宿经理,也是村里返乡工作的大学生。她说,2023年以来,每逢节假日,村内的酒店、民宿可谓“一房难求”,单日接待游客人次过万“不是什么惊讶的数字”。来大石板的游客从省内游客到全国游客,再到海外游人,村里的管理、接待水平也在相应升高,村民们的眼界也更宽了。

  在彝族摄影师里合看来,旅拍是介绍各民族服饰文化的一个窗口。他说,当远道而来的顾客把照片分享在社交媒体上,也是在推广民族民俗文化。吉玛次呷走红的短视频下,不少人感叹民族服饰的“高级之美”。她与留言者互动,介绍服饰之外的民族文化、山水风貌。

  孙静说,游客常抱怨国内一些“网红”景点“千篇一律”,大石板古村旅游要想避免昙花一现就不能“乱了风格”。“潮流元素让游人有丰富选择,但各民族在大石板交往交流交融中孕育的文化之美才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完)

  据介绍,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为进一步扩大区域合作,促进中西亚国家与中国的交流往来,2019年9月27日,长龙航空开通了西安至塔什干定期国际客运航线,有力推动了两国文化、旅游等各项事业的交流合作。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入重要战略机遇期。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25.6%,提前三年完成2025年目标,行业发展进入快速扩张阶段。

  “请问你们准备出境去哪里,做什么工作?”2022年3月,白云机场某国际航班值机柜台前,一名旅客引起白云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民警的注意。此时,民警正对照手中的一份名单清点人数,组织相关人员依次办理值机手续。面对突如其来的询问,这名男子有些微紧张,被民警尽收眼底。

  新加坡将持续为游客提供新的旅行体验。除新开放的新加坡儿童博物馆、滨海湾花园的阿凡达世界、圣淘沙中央海滩市集、艺术科学博物馆新增的“探索新领域”展厅,以及夜间野生动物园新建的露天剧场外,旅游局将支持万态野生动物世界的飞禽公园等项目发展与更新,使新加坡成为具有吸引力的国际旅行地。

  如今,农业气象服务已成为我国气象事业中规模最大、技术最成熟、体系最规范的业务。2022年,我国气象部门向全国125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0万农机手和农业管理人员提供直通式气象服务,全年累计开展飞机增雨作业1142架次,地面增雨防雹作业6.1万次,累计增加降水约398亿吨,发布国省级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120余期,有力保障了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今年春耕生产一线,农业产地环境持续优化。湖北省将安排8000万元专项资金实施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湖南省创建18个省级粮食万亩示范片,重点推行统一优良品种、绿色防控,提高综合效益。

涂芳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