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糯扎渡保护区:大紫胸鹦鹉提前进入繁殖期

来源: 人民资讯
2024-06-15 02:57:21

  中新网昆明3月14日电 (黄兴鸿 雷苑)记者14日从云南糯扎渡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获悉,生活在糯扎渡保护区一带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紫胸鹦鹉,较往年相比提前约两个月进入繁殖期。

  糯扎渡保护区地处 澜沧江下段,地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保护区面积为18997公顷,生物多样性丰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众多。

  糯扎渡保护区管护局局长卢文介绍,约250只大紫胸鹦鹉常年生活在保护区一带,该鹦鹉体大尾巴长,雄性上嘴为亮红色,雌性嘴全为黑色,主要食物有种子、浆果、水果、坚果、昆虫。

  糯扎渡保护区管护局多年监测发现,每年1月开始,大紫胸鹦鹉开始求偶,之后占巢产卵进行繁殖,每窝产卵2枚,孵化期约30天,育雏期约45天,整个繁殖期会持续到当年7月。

  “2023年11月初,我们在保护区边缘的思茅区茨竹林村芒坝小组发现大紫胸鹦鹉出现求偶占巢行为。”卢文介绍,为证实这种反常行为是否为假象,该管护局加强对大紫胸鹦鹉活动行为的监测,并在2023年12月看到部分大紫胸鹦鹉开始产卵。此外,有一窝产卵多达4枚,于2024年2月3日成功孵化出2只幼鸟,未孵化的2枚卵在巢里多日,3月10日检查时,未孵化的卵不知去向。

  为改善大紫胸鹦鹉的栖息环境,糯扎渡保护区管护局自2021年开始在芒坝周边种植它们喜食的植物。2022年11月建成一棵高14米,设置近20个巢穴、1个饮水槽的人工“大树”,解决大紫胸鹦鹉当前繁殖、饮水所需。饮水槽吸引成群结队的大紫胸鹦鹉前来饮水、嬉戏;巢穴也发挥了作用,2023年成功吸引3对大紫胸鹦鹉和2对鹊鸲前来繁殖。

  “2024年以来,人工巢穴先后吸引了4对大紫胸鹦鹉来此繁殖。”卢文表示,大紫胸鹦鹉繁殖期为何提前、是否是一夫一妻制等问题,都有待深入研究。糯扎渡保护区管护局会借助监控设备等,观察记录大紫胸鹦鹉的生活、繁殖等情况,为保护、研究工作提供更多有用数据。(完)

  一次,某建筑公司老板魏某以资金紧张需要贷款为由,找尹忠帮忙。通过尹忠的协调,魏某获得了银行贷款。此后,魏某来到尹忠家送上了2万元的“感谢费”。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指出,《JUZI汉语》App作为一部融媒体辞书产品,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同时可以结合国际中文智慧教育平台发挥更大的作用,解决用户词典使用中的痛点,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他呼吁海内外的专家、老师和学生一起共建共享,携手共同推进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有关部门持续出台政策,推动出口信用保险机构进一步优化承保和理赔条件,扩大对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服务覆盖面。数据显示,2022年前11个月,中国信保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充分发挥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保障作用,累计实现承保金额8179.3亿美元,同比增长8.6%。

  2018年3月12日,一架从孟加拉国首都达卡飞往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客机,在加德满都特里布万国际机场降落时失事,造成51人遇难,遇难者中包括一名中国公民。

  “事实上,任何一个媒介都不可能满足人们的全部信息需求,不但今天的互联网内容平台做不到,过去优秀的传统媒介、主流媒介平台也做不到。”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喻国明称,不能将这种客观限制理解为“信息茧房”,更不能将其归结于算法推荐。

  贵州全省法院围绕主战略主定位,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五年来,贵州全省法院妥善审理涉及生产、分配等领域各类纠纷,审结一审民商事案件213.46万件,结案标的额7462.98亿元;连续5年出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等文件,审结涉民营企业案件92.2万件,结案标的额5431.81亿元,持续打造“贵人服务”法院品牌;依法审结各类涉脱贫攻坚案件6012件,审结涉“三农”案件4803件,为全面乡村振兴提供有力司法服务。

李柏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