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首家已靠卖创新药扭亏的18A生物医药企业,缘何还要私有化

来源: 一点资讯
2024-06-25 10:56:13

  当一些生物医药在苦苦寻求赴港IPO之际,却有上市的企业要选择私有化,而且还是发生在已依靠产品上市销售实现扭亏的企业身上。

  本次私有化的现金对价为24.60港元/股,较复宏汉霖股价停牌前一日18.84港元/股收盘价溢价超30%,本次吸收合并现金对价合计不超过约54.07亿港元或等值人民币。

  如何看待这次复宏 汉霖被私有化?

  缘何要进行私有化

  复宏汉霖是复星医药的生物药平台,于2010年由复星医药及海外科学家团队合资组建,主要专注于单克隆抗体药物的开发,产品覆盖肿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领域,2019年通过港股18A章实现IPO上市。

  2018年4月,港交所在《主板上市规则》中新增第18A章,允许未有收入、未有利润的生物科技企业提交上市申请。

  2023年,复宏汉霖实现营业收入约53.95亿元,净利润达5.46亿元,这是公司首次实现全年盈利。盈利背后,主要源于公司核心产品陆续实现商业化销售后,持续销量扩大,2023年产品销售收入合计约人民币45.54亿元,同比增长70.2%。

  复宏汉霖成为了港股18A章中首家依靠创新药上市销售实现扭亏的生物医药企业。彼时,这对港股18A章生物医药企业而言,是一个标志性事件。

  一个月前,市场已传出过复宏汉霖要私有化消息。现如今,传闻尘埃落定。

  对于这次私有化复宏汉霖原因,复星医药表示,自复宏汉霖于香港联交所上市以来,受全球宏观经济、医疗行业、港股整体趋势等因素影响,H股股价水平未达预期且交易量较小,复宏汉霖自上市后亦未通过股权融资筹集资金,同时作为上市公司的优势未能充分体现。“本次交易完成后,有利于加强本集团(标的集团除外)与标的集团的协同,并可通过本集团提供的业务资源支持,助力标的集团的可持续增长以及本集团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复星医药表示,将通过并购贷款(预计不超过等值港币37亿元)及自有资金支付本次吸收合并涉及的现金对价。

  复星医药亦表示,本次吸收合并完成后,复星新药(作为合并后存续主体)将承继和承接复宏汉霖的全部资产、负债、权益、业务、人员、合同及一切权利与义务,复宏汉霖的法人主体将予以注销。不考虑复星新药实施特定股东换股交易及潜在股份选择要约的影响,预计紧随本次交易完成后,本集团将持有复星新药100%股权。

  在复宏汉霖筹划私有化期间,复星医药在寻找“资金弹药”了。

  6月19日,复星医药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新加坡公司通过大宗交易折价约3.69%出售GlandPharma6.01%股份,通过这次出售,可套现出资金约2.11亿美元(税前)。

  复星医药内部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公司正在积极调整战略重心,未来将进一步聚焦制药业务,加快创新转型步伐。

  是否有更多企业跟进?

  港股18A开板五年来,有超过60家生物科技企业通过该规则实现在港股上市,然而,这些实现上市的企业,多数股价表现难言乐观。

  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截至6月24日,有10家以上企业复权后的股价较发行价跌幅超过90%。

  作为这次被私有化的主角,复宏汉霖股价累计跌幅也超过60%。

  生物科技企业股价表现暗淡,跟行业正在经历一轮资本寒冬有关。

  近日,有生物医药投资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以2021年下半年港股医药股大跌为标志,其实那个时候已进入医药行业的资本寒冬了,但大家原以为跌个一年半载就可以反弹了,实际上是持续到了今天,何时见底,还是未知数。

  港股生物科技市场的资本寒冬,一方面让投资人难以实现退出,另外一方面也难以支撑相关企业继续进行再融资研发。

  目前有个别企业在寻找新的融资渠道。如同样通过港股18A上市的亚盛医药(06855.HK),近日宣布公司在筹备赴美国IPO上市中。

  值得注意的是,港股生物科技市场弱势之下,时不时有企业股价出现骤然暴跌的现象。

  最新的案例发生在6月24日,当天港股18A上市的君圣泰医药(02511.HK)开盘即下跌,盘中最大跌幅一度超过61%,最终收盘跌幅57.66%。从盘面上,公司并无利空消息出现。

  有生物医药企业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之所以港股生物科技企业股价波动如此之大,原因之一也跟该市场不设涨跌幅,可以做空有关。

  在该药企人士看来,后续是否有更多的生物医药企业选择私有化退市,还是要取决于背后是否有实力的大股东可以支持。

 

责任编辑:杨红艳

  今年9月6日,渝厦高铁益阳至长沙段先行通车,两地时空距离压缩至半小时,益阳有了更快融入长株潭都市圈的可能。更重要的是,湖南由此实现14个市州高铁全覆盖,成为全国第8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

  “我们防护等级是最早降下来的,没办法,你要工作,所以急诊科最先全部感染。”秦宇红告诉记者,去年11月份,急诊科还设有“红区”,核酸阳性的病人在红区就诊,医护人员进入红区要穿防护服,但到12月份,“全变样了”,红区的病人多到溢了出来,抢救床不够用,医护人员开始忙不过来,穿着防护服工作受限,他们干脆脱下防护服,全力抢救病人。

  他建议,对于那些肺炎的病人,应收尽收,“都收到病房里去治疗,哪怕是外科医生管理,总比他在家里硬挺着强”。曾在支援过武汉的刘可敬觉得,“武汉当时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情就是应收尽收,提前一点,把肺炎病人全送到医院里面”。

  这家三级医院的急诊科原本只要1个诊室,如今加开到3个,每天每个医生仍要接诊100多位病人,“根本忙不过来”。而有时排队等候的超过100人,病人常需要等四五个小时才能看上病,甚至因此吵闹、打架。

  西昌机务段提前介入、精心部署,认真组织开展业务技能培训,细化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严守作业标准,规范操作流程,加强专业技术和安全培训,全面提升安全服务保障水平。

  俞灏是南通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的负责人,五年前她和同事对社区养老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南通的社区服务站的硬件建设虽然实现了全覆盖,但是这些社区养老服务点只能提供餐饮和娱乐功能,而居家养老的老人最迫切需要的失能照护、胃管尿管服务等刚性需求无法满足;另一方面,南通市的养老机构非常发达,如何取长补短解决居家养老的刚性服务需求?2017年起,南通市探索开启“链式养老”的改革之路,打破机构、社区和居家养老界限,让养老机构承接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延伸开展居家养老服务。

许芳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