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的“共享单车儿童座椅”:网上热销背后意外频发

来源: 砍柴网
2024-06-03 10:00:14

  来源:新京报

  青少年安全防卫中心主任李恒指出,前置“共享单车儿童座椅”存在支撑点不足、不够坚固等问题,容易断裂。而且共享单车的轮子没有“防卷入护栏”,很容易导致儿童的脚受伤。李恒表示,骑自行车载未成年人,本身就是不安全的行为,尽量不要骑自行车载人。

  新京报记者 | 彭镜陶 慕宏举

  编辑 | 刘倩 

  校对 | 贾宁

  ▼全文3469个字,阅读需要5分钟

  一种外观类似一块木板的前置“共享单车儿童座椅”颇受欢迎。不少家长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再也不怕骑车时没法带孩子”“对付懒娃的神器”。在电商平台上搜索“共享单车儿童座椅”,价格大约几十元到100多元不等,不少店铺该类商品的销量达到数千。

  这种所谓的“共享单车儿童座椅”,其实就是一根“横梁”,两边用带子挂着“脚踏”。使用时,只需把两端卡在车头车架和车座管上即可。这个“座椅”无加固措施,没有扶手和安全带,“脚踏”也紧挨着前轮。有用过的家长在社交平台上表示,使用时孩子的脚卡进了前轮,导致受伤甚至骨折。

  早在2017年,《北京市鼓励规范发展共享自行车的指导意见(试行)》中就规定,禁止未满12周岁的儿童使用车辆,监护人须承担教育和监护责任。且明确指出,不得使用自行车载人,不得擅自加装儿童座椅等设备,确保骑行安全。

  青少年安全防卫中心主任李恒也指出,前置“共享单车儿童座椅”存在支撑点不足、不够坚固等问题,容易断裂。而且共享单车的轮子没有“防卷入护栏”,很容易导致儿童的脚受伤。李恒表示,骑自行车载未成年人,本身就是不安全的行为,尽量不要骑自行车载人。

  事故频发的“儿童座椅”,网购平台上热销

  陈婷(化名)告诉新京报记者,去年她在拼多多上购买了一款状若木板的“共享单车儿童座椅”,能够适配市面上大多数品牌的共享单车。“我买的是折叠款,便携,加上脚踏100元左右。”

  使用了一个星期左右,孩子的脚就在一次骑行中被卷进了自行车的前轮,伤口很深且骨折了,孩子住院休养了两个月。陈婷介绍,孩子今年4岁,身高约100厘米,骑行中孩子的脚有时没有踩在脚踏上,这样容易出危险。

  类似的“共享单车儿童座椅”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颇受欢迎,陈婷后来看到有家长分享推荐,都会在评论区提醒家长,“很危险,不要用。”

  此类事故频繁出现。新京报记者从丰台区消防救援支队获悉,今年5月,北京右安门街道一名4岁女童就因为乘坐家长加装在共享单车上的前置“儿童座椅”,导致右脚卡在了前轮支架与车条之间。其家长使用的“共享单车儿童座椅”,也是类似一块小木板,安装在共享单车上就像加了一道“横梁”。

  新京报记者在淘宝、拼多多上搜索“共享单车儿童座椅”后发现,这类商品非常热门,不少店铺该类商品的销量达到数千,甚至上万。其中,销量最好、最受家长欢迎的是一款木板状的前置“儿童座椅”,长50cm左右,宽10cm到20cm之间,厚度2cm左右,重量在500克到1000克之间,材质大多是榉木。其前端和后端都有开口,根据客服向新京报记者展示的安装方法,前端和后端的开口分别卡在车头下方的车架和车座下方的座管后,儿童即可乘坐,“主打方便快捷”。

  买家留言区内,大多数买家更推荐购买折叠款,“比直板携带方便”。根据商品详情页介绍,每款都能适用于三四个甚至更多品牌的共享单车,客服称能够兼容市面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共享单车,如果车型特殊,店内还提供定制“儿童座椅”的服务。

  客服介绍,商品适用于2岁到12岁区间、身高在145cm以下、体重在50kg以下的儿童。客服推荐购买带坐垫、脚踏、背包的套装,新京报记者发现,脚踏非常简陋,由一根带子挂在木板上。单独买一个“儿童座椅”大概八九十元,套装则100多元。

  记者询问客服,如何保障乘坐“儿童座椅”的儿童安全,客服发来了搭配使用的“安全带”链接。新京报记者点开链接看到,该“安全带”是将成人和儿童腰部绑在一起的腰带,材质为牛津布。

  除了最受欢迎的木板状“共享单车儿童座椅”,还有一种铝合金材质的前置“共享单车儿童座椅”。这种座椅加装在共享单车上,也类似装了一个横梁,但梁上自带坐垫,座位前方还有扶手,个别商品还有护栏,靠锁扣或者螺丝固定在车上。客服介绍这款不仅适用于市面上的共享单车,还适用于家用弯梁自行车,大行、小布等折叠车,但不适用于山地车、公路车等。商品详情图介绍,这类商品大多重1kg左右,适用于1.5岁到7岁区间、身高在1.25米以下、体重在35kg以下的儿童。价格大多在100元到300元之间。

  无扶手、易卡脚,线下店铺因安全隐患下架

  新京报记者在淘宝尝试下单购买热门款“共享单车儿童座椅”,发现北京地区无法购买此类商品,店家客服解释称类目受限,并给出另一个可以下单的链接。随后记者花费106元购买了一款带坐垫和硬脚踏的套装。

  收货后记者发现,这是一个500克左右的折叠木板,坐垫是一块海绵,需要用魔术贴固定在木板上,硬脚踏是塑料材质的,用带子挂在木板上。

  记者尝试将其安装在不同品牌的共享单车上,发现其适用于市面上大多数共享单车,但多数需要调节一下座椅高度,只要前后的开口分别卡紧车架,就安装完毕了,只需要几秒钟时间,看起来像给共享单车加了一个“横梁”。记者还发现,该座椅打开时无法达到平整的状态,始终有弧度,折缝很容易夹到手。

  座椅上写有提示,“脚踏安装位置务必高于车前轮,尽量向上调节,避免宝宝的脚碰到前轮而受伤。”提示还指出脚踏长度应调节在10厘米内,否则脚容易碰到单车前轮受伤。但记者将脚踏带子调到最短后发现,脚踏下缘仅略高于前轮,距离前轮上缘不足5厘米,稍有不慎就有卡进前轮的风险。

  新京报记者走访北京多家自行车线下门店发现,这些线下门店均没有售卖前置“共享单车儿童座椅”的。

  美利达自行车天坛东路店的工作人员向新京报记者解释说,“共享自行车没有安装后座架,也就是没有正常安装儿童座椅的条件,如果强行安装在自行车座位前面,实在太危险了。”

  该工作人员表示,之前他们曾出售过前置儿童座椅,但目前该商品已经下架。“那一款不安全,而且没有围挡,唯一的安全设施就是把儿童跟大人绑在一起的腰带。万一有危险,这种前置座椅也会阻碍家长从车座向前下车。”

  捷安特自行车天坛店工作人员也告诉新京报记者,他们不售卖共享自行车的儿童座椅,只有家用自行车的儿童座椅。该座椅最高能支撑50kg体重,适合1到7岁的儿童,材质为工程塑料。该儿童座椅也只支持带后座架的自行车,座椅带有防护措施,售价为580余元。

  私装座椅被禁止,平台称“出意外不担责”

  我国《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表示,使用共享单车时不得载人,不得擅自加装儿童座椅等设备。

  《北京市鼓励规范发展共享自行车的指导意见(试行)》中规定,禁止未满12周岁的儿童使用车辆,监护人须承担教育和监护责任。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城市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服务协议约定,做到文明用车、安全骑行。且明确指出,不得使用自行车载人,不得擅自加装儿童座椅等设备,确保骑行安全。

  新京报记者咨询多家共享单车品牌客服得知,出于安全考虑,共享单车不允许用户加装儿童座椅,“如果引发意外,共享单车企业不承担责任。”

  美团的共享单车租赁协议第4条显示,用户使用车辆时,应当始终遵循包括《道路交通安全法》在内的适用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车辆使用地的政策要求。除美团亲子单车外,用户使用车辆的过程中不得载人。美团亲子单车是指车辆带有后座,可以乘坐一名儿童的共享单车,骑行人年龄必须在18周岁以上,后座限载一名2-12周岁的儿童。

  李恒告诉新京报记者,骑车带人,尤其是在马路上带未成年人,本身就是不安全的行为。如果遇到高速撞击,如没有安全设施,儿童可能瞬间被甩出,还会造成二次伤害。

  李恒表示,他查看过一些前置“共享单车儿童座椅”,发现这些“儿童座椅”存在支撑点不足、不够坚固的问题,容易断裂。而且共享单车的前后轮都没有设计“防卷入护栏”,儿童在前置“儿童座椅”上坐着时,双脚很容易被卷进前轮里,导致受伤。如果骑车人这时重心不稳,扭动车把,还容易扭断儿童的脚,造成骨折。

  如果想用家用自行车载儿童,家长可以在前后轮加装“防卷入护栏”。加装儿童座椅时,可以到品牌自行车线下门店,尽量选择有多个支撑点承重的。李恒表示,自行车儿童座椅还没有形成品牌化和规模化,最好由店家或者厂家来加装儿童座椅,一方面可以确定座椅适配所选的家用自行车型号,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自己安装时导致螺丝未拧紧、安全隐患增加的问题。同时,儿童座椅应该配备护栏、扶手和软坐垫,以及安全带。

  李恒也指出,安全带也是一把“双刃剑”,在自行车发生侧翻的时候,儿童被安全带固定在座椅上,可能无法第一时间下车。所以,李恒建议,尽量不要骑自行车载儿童。

责任编辑:王若云

  在中国的南北方向上,有条碧水蓝线,贯穿于我国的中原腹地。它咕噜噜的水声一路欢唱,从我国南方山谷一路流进首都,惠及沿线8500多万人,每年送水量达95亿立方米。它的起点就在湖北——“亚洲天池”丹江口水库,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饮用水水源地,水库蓄水量是北京十三陵水库蓄水量的500倍。早在20世纪就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战略内容,它可不是一项基建那么简单,它是对湖北水环境安全的极大考验,也是对湖北奉献精神、江湖情怀的超高要求。对于北方民众来说,江湖并不远,就在湖北。

“东海福地 神仙港湾”,

  引领知识传播转向,掀起普法普智新风潮

  正月初六,舒孝瑜起了个大早,他先来到位于宁波慈溪的工厂,参加完简单的新年开工仪式后,乘车前往宁波机场,赶赴贵州招工。

  5、失踪人员在失踪前与他人有重大矛盾纠纷的;

  央视网消息:系列报道《青春匠心》带您走进香港街头一家小小的西餐厅,店面不大,却温馨惬意,菜品不仅好吃,还好看。这里的老板兼主厨是一位28岁的香港女孩,毕业于化学系的她,一心要用精致的美食打动味蕾、抚慰人心。

王懿善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