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高校那达慕 蒙古袍成时尚流量

来源: 雷科技
2024-05-31 23:11:48

  中新网呼和浩特5月31日电 题:呼和浩特高校那达慕 蒙古袍成时尚流量

  记者 刘文华

  30日,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一年一度的校园那达慕开幕,在搏克、射箭等传统竞赛中,运动员比赛正酣,而竞技场内外,同学们的蒙古袍穿搭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展现着充满年轻活力的时尚美。

  早晨6点半,大三女生格根陶丽早早洗漱后,精心化了妆,在衣柜中选了一件妈妈手工缝制的蒙古袍,戴上杜尔伯特帽子,对着镜子微笑后走出宿舍。前往学校那达慕会场的路上,她不时与同学用“赛音白努”(蒙语你好)相互问候着,并赞赏着对方的穿衣搭配。

  7点刚过,校园那达慕会场上已经沸腾起来,身着红色、白色、蓝色,新式的、传统的各式蒙古袍的学生纷纷亮相,大家把自己装扮得精神焕发,参加校园那达慕盛会。

  那达慕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在被人熟知的传统体育竞技活动外,亦是娱乐、社交的场所。在那达慕这天,人们会注重服装礼仪,精心穿戴后与亲朋互道问候。

  来自河北石家庄的石延祺今年读大一,第一次参加校园那达慕就被震撼到了。“今天看了激烈的搏克比赛,同学们的民族服饰穿搭也都好时尚。”他说,以前经常在社交媒体看的那达慕,和现场是完全不同的。他尤其对蒙古族服装面料上有规律又对称的花纹着迷,表示以后会准备一件。

  今年读大一的王吉婷也深爱蒙古袍,她总结了自己的穿搭心得。 “穿上蒙古袍很显气质,尤其系上腰带后,显得人高,流苏挂坠则会衬出脖子的修长。”她说,身边许多同学都有多套蒙古袍,每年那达慕都会优中选优,把最好看的一件穿出来。

  在那达慕场地上,因学生们的时尚穿搭,竞技场也宛如一个大秀场,同学们在尊重传统民俗的同时尽显自己的时尚和自信。

  据悉,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的校园那达慕已举办11届,校园那达慕也成为该校的名片。那达慕期间,许多人慕名而来,感受比赛同时也在感受民族服饰的时尚美。(完)

  以数字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将数据要素与农业全过程、全产业链有机融合,实现劳动替代、精准投入、环境监测、智能决策等,正驱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升级。加快数字技术在农业中推广应用,顺应世界农业科技进步前沿,符合农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也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持续关注和支持。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等,对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智慧农业发展等作出明确的目标安排和任务部署,未来数字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的前景广阔。

  在太原火车站执勤期间,无论是维护秩序、处置警情,还是服务旅客,随处可见孙镜斐忙碌的身影。作为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人,她还在同事的帮助和指导下学习各项公安业务,努力成为公安工作“多面手”。

  这么年他创作出了3000多幅作品,无论是村子里的墙上,还是家中的葫芦上,都有他的笔墨。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北京2月10日电 综合外媒报道和土耳其官方10日消息,发生在土耳其南部的强震已致土耳其和叙利亚两国超过2.1万人遇难。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9日强调,不要让制裁妨碍叙利亚震后救援工作。

  “如果回到从前,我们更爱的是碧水蓝天。世界很大,我想回家。家已不是从前模样,看到的是垃圾,闻到的是刺鼻的气味,小河流不再清水潺潺,天空不再是碧蓝碧蓝,家乡不再是想象中的天然……何时再现碧水蓝天?何时能回到从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发展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2012—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45.5万亿元,多年稳居世界第二,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1.6%提升至39.8%。特别是2020年以来,数字经济在支持抗击疫情、恢复生产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赖伊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