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来源: 新华社
2024-05-30 12:47:15

  一是全面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积极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以及“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正式签署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合作协议,标志着中国政府倡议设立的昆明基金正式启动,将为促进“昆蒙框架”成功实施,加速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进程贡献中国力量。

  二是稳步开展生态状况调查评估。生态环境部联合中国科学院完成2015-2020年全国生态状况变化调查评估并发布成果,全面系统掌握近5年全国以及黄河流域、长江经济带、京津冀等国家重大战略区域的生态状况及变化情况,有序推进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成效评估,为重要生态空间生态环境监管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加大重要生态空间生态破坏问题查处力度。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建设,开展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人为活动双月度遥感监测,持续推进“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加大秦岭、荒漠化地区生态监督,建立“监控发现—移交查处—督促整改—上报销号”常态化监管工作机制,实现生态破坏问题闭环管理,基本扭转了侵占破坏重要生态空间的趋势。

  四是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修订了建设指标和管理规程,新遴选命名了一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推动创建工作不断提档升级,同时,加强对已命名地区的日常监管,确保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质量与成效。

  五是持续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监管法规标准制度建设。积极配合人大法工委开展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工作,推动《国家公园法》等制修订,印发《自然保护地 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破坏问题线索处理处置工作机制(试行)》,发布生态状况评估和成效评估相关标准规范,进一步推动监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张玉军提到,就在上周,5月20日至21日,生态环境部召开了全国自然生态保护工作会议。会议全面总结了机构改革5年来生态保护监管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深入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明确了新时期生态保护和修复监管的方法与路径,部署了重点任务。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基础研究就是创新的原生土壤。近年来,我国载人航天、量子通信、深海探测等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百花齐放,都是原生于相关领域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初步测算,2022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1951亿元,比上年增长7.4%;占研发经费比重为6.32%,连续4年保持6%以上的水平,持续推动我国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要实现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就要把力量放在前瞻性、战略性、前沿性基础研究的基点上,着力解决“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我们在创新发展上才能摆脱受制于人的困境,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对于两位年轻运动员而言,入选中国男篮二队无疑会帮助他们尽快成长,增加高水平比赛阅历。中国篮协主席姚明就曾表示,一些重要性相对弱的国际比赛,中国篮协会派男篮二队出战。这样既能让一队得到充分休息,也能为男篮培养更多的后备力量。而此次两位高中生球员入选国家队,让人看到了体教融合的成果,也看到了民办学校、社会力量对竞技体育的关注与投入。

  布迪用中文“恭喜发财”向各参建单位中方员工致以新春祝福,对“量身定制”的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给予高度评价,对雅万高铁建设取得的阶段性进展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今年是雅万高铁建设的关键之年,希望中印尼各参建单位继续努力,紧密配合,攻坚克难,推动雅万高铁如期建成通车。同时,希望中印尼主流媒体进一步加大雅万高铁建设新闻报道力度,充分展示雅万高铁建设取得的重要成就,大力宣传雅万高铁建成投产的重大意义,生动讲述中印尼两国传统友谊和民心相通故事,为雅万高铁如期开通运营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广深港高铁人潮涌动、名特优农产品走俏全国、文旅消费大幅回升、中欧班列驶向世界……这个春节,广东融融暖意强信心。

  春节期间,浙江全省累计开展特色文化和旅游活动9834场次,参加人数达413.95万人次,较2022年同期增长66.88%。“围炉煮茶”“乡村村晚”“年货市集”等重拾烟火味的传统文化旅游项目,成为新的旅游增长点。(完)

  值得一提的是,春节假日以浙江省内近程游为主,与上年同期比,省外游和过夜游比重均有提高。从客源结构分析,今年春节浙江省内游客占80.6%,省外游客占19.4%,省外游比重较2022年同期上升1.8%。过夜游比重为41.1%,较上年同期上升4%。从省外客源地分析,游客量占比前三的分别为:上海市(26.1%)、江苏省(16.6%)、广东省(11.4%)。

谢景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