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中国大运河,传承千年文化韵致

来源: 中关村在线
2024-06-21 18:40:56

  何以中国·大运河

  人民网评:中国大运河,传承千年文化韵致

  纵贯南北、连通大江大河,促进了不同地域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沟通和融合,一批批的中国水利专家运用卓绝的勇气和智慧创造了一条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中国大运河。它的诞生反映出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决心和勇气,以及东方文明在水利技术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

  大运河蜿蜒3200公里,是中国古代工程技术的辉煌成就,它贯穿南北,连通古今,是中华民族勤劳与智慧的象征。大运河不只是一条水上通道,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璀璨标志。无数的商船和客舟曾在这条河流上往来穿梭,带着各地的珍馐特产与多彩文化,将各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为南北之间架起了一座文化的桥梁,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十年辛勤耕耘,传承万古风韵。2014年6月,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至今已十年。十年来,大运河的文化价值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更深入的挖掘,它已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十年来,政府与社会各界对大运河及其周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持续加强,古建筑得到修缮,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使得这条古老的运河重新焕发生机;十年来,大运河的文化旅游价值得到充分开发,吸引大量游客,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十年来,大运河的申遗过程及其后续影响,极大地提升了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如今,大运河,生机勃勃,惠泽八方。大运河不仅仅是文化载体,成功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十年,是一个崭新的新起点。展望未来,如何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大运河文化,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我们更加深入挖掘大运河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何以中国”的答案将会愈发清晰。大运河也将继续承载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流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我们追问“何以中国”时,实质上探寻的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和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何以中国”不仅是对中华民族文化根源的探寻与追溯,更是对民族文化自信的彰显。

  大运河,这条古老水道见证了中国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更是承载了我们对未来的期望和梦想。大运河的波光粼粼之中,或许正隐匿着“何以中国”的谜底。在探寻“何以中国”这一答案的过程中,我们将不断深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为民族文化自信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孟 哲

比赛开始前,人们讨论伊朗,最热烈的话题不是比分,而是他们在球场上会做哪些行动。他们是否会在进球后取消庆祝?他们会不会在赛场上拒唱国歌?人们关切,如果伊朗球员不唱国歌,进球后不庆祝,或者还有其他形式的抗议,他们返回伊朗将面临怎样的命运?

超大高清屏幕

这次骑行总计7300公里,从法国出发,穿越欧洲,途经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土耳其、塞浦路斯,然后通过以色列进入到西亚的约旦、沙特阿拉伯,最后到达卡塔尔。两位法国球迷这次的骑行路线横跨13个国家,这无疑是一次疯狂的冒险。职业是电视制片人的马丁在接受卡塔尔媒体“半岛网”的采访时透露,两人是去年结伴骑车前往意大利观看一场欧国联比赛时,产生了骑车前往卡塔尔的想法的,“我们希望用这种方式前往多哈,表达我们对于法国队的支持,用我们的微薄之力来激励我们的球队。我们期待法国队再次举起奖杯,这会让我们的故事更加有价值!”马丁说。

在这里可以尽情的举杯

8分钟后,英格兰队继续扩大优势。卢克·肖左侧开出角球,马奎尔在后点头球摆渡,球触地反弹后萨卡左脚抽射命中。萨卡2001年出生,又一名“00后”球员在世界杯上进球。

叫上三五好友一起踢球

杨孟儒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