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总裁:全球经济最令人担忧的是随意的关税政策

来源: 半岛晨报
2024-06-05 02:53:0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周二表示,世界经济正走向软着陆,通胀正在下降,降息即将到来,但她表示,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国)增加贸易限制(包括关税)是全球增长面临的“最令人担忧”的风险。

  格奥尔基耶娃周二在 华盛顿特区表示:“贸易放缓的速度甚至超过了其他方式的放缓。”

  这位IMF总裁表示,IMF追踪到去年全球贸易限制性关税增加了两倍,从1000项增加到3000项,其中三分之二缺乏理由。

  “最令人担忧的是,我们看到到处都在随意地实行行业关税政策,”她说。

  格奥尔基耶娃表示,“一半的产业政策措施来自全球经济前三强,当我们分析关税政策时,我们只能为其中的三分之一找到合理理由。”

  她表示,一方面要理解加强贸易限制的必要性,另一方面要采取更深思熟虑的关税政策,二者之间应该取得平衡。

  “我们必须承认,这种对关税的热爱再次出现是有原因的,”格奥尔基耶娃说。“全球化并不适合所有的人。”

  她还指出,俄乌冲突让许多国家认识到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性以及供应来源多样化的必要性。

  格奥尔基耶娃表示,由于美国两党的总统候选人都奉行激进的关税政策,贸易模式的变化已经导致增长速度低于IMF的预期。

  IMF的计算表明,在最好的情况下,限制性关税可能会相当于全球经济的0.2%,而在最坏的情况下高达7%。

  格奥尔基耶娃说,“从世界上拿走7%意味着日本和德国的GDP已经消失了。”

责任编辑:张俊 SF065

  王贻芳建议,应给予科研单位充分自主权,将科研经费具体分配、使用权下放给研究机构。只有研究所自己才有专业能力判断,什么是领域内真正前沿和重要的问题?什么是真正的“从0到1”的原创性项目?站在整个机构统筹的角度,什么是未来3~5年或5~10年应该重点聚焦的方向?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应由所长充分征集科研人员的建议,并平衡好各方不同需求后再确定。“对基础研究机构而言,必须要有相当比例的项目非常具有前瞻性,但目前所里没有一个明确的战略聚焦方向,每个课题组都是直接和科技部、基金委签合同。”

  得知消息后,申军良愣了几秒钟,语无伦次地说:“走在路上15年,终于等到这一天了。但我也很担心,那些还没找到孩子的家长怎么办?”

  “那时候就这么过来的,也没觉得怎么着 ,但这次坐硬座感觉到了累”,申军良说。可能自己年龄大了,也可能是平时开网约车熬夜,总之,身体不如以前了。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冯亚仁 环球时报记者 赵霜]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5月3日报道,5月2日,美国驻华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表示:“美国已经准备好与中国对话,并希望中方能够积极回应。我们希望在两国政府之间,建立起更好和更深层次的沟通渠道。”

  实际上,中乌元首通话也是在积极回应欧洲关切。毕竟俄乌冲突是二战结束70多年来欧洲大陆首次重燃战火,对欧洲的经济造成巨大损害,安全格局至今仍不明朗。因此,近期欧洲领导人纷纷访华,俄乌冲突都是他们重点关切的问题。而欧洲内部反战声音逐渐扩大,反对拱火浇油的理性观点不断出现,中国政府早先发表的针对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12点立场文件也越发受到欧洲国家的认真对待,这都为中方派出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赴乌克兰等国斡旋奠定了基础。

  这个五一,注定有点不一样。于国家而言,出行热潮叠加消费旺季,正是观察中国经济的窗口;于个人来说,“自由行”的同时或许还面临“人从众”的“盛况”。身处其中,更能感受中国经济活力释放的韧劲;观察一域,亦能管中窥豹,看见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林立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