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重庆呈现出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巴渝风貌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05 17:41:59

  会上,有记者问:重庆作为长江上游最大的临江城市,在保护长江上游生态方面做了哪些努力?进展怎么样?

  陈新武介绍,重庆是长江上游最大的临江城市,长江从东到西贯穿全境691公里,三峡库区85%的库区面积也在重庆境内,所以保护好重庆的生态环境,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是重庆重大的政治责任。重庆牢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一体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塑、治山、治岸、治城、治乡“九治”。通过“九治”,城市的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可以说现在已经呈现出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巴渝风貌。

  重庆坚持全面治水治气治土。严格落实河长制,执行长江“十年禁渔”,加强4012个入河排污口整治,打造了水环境管理大数据应用系统,实现了对全市120个河流的智能监测,水环境问题从发现、溯源到处置的效率提升了80%以上。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加快城市交通绿色化、智能化转型,连续6年没有重污染天气。从源头防控土壤污染,实现了重点建设用地100%的安全利用。

  重庆坚持协同治废治塑。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一般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达到了76%。特别是垃圾处理,变“填埋”为“焚烧发电”,去年全市的垃圾发电量超过30亿度,可以满足370多万居民一年生活用电,相当于中心城区超过1/3的居民用电都是通过垃圾发电循环利用的。同时,推进“白色污染”减量,推广竹制品代替塑料产品,减少电商快递二次包装,一次性塑料品近两年减少了一半以上,农膜99%可以回收利用。

  重庆坚持系统治山治岸。开展了缙云山、铜锣山等山体整治,建设“两岸青山、千里林带”,营造林1522万亩,修复矿山9.2万亩。比如铜锣山 矿区,在历史上是中心城区最大的石灰岩矿区,有41个废弃矿坑,通过生态修复,现在已经打造成为城区的生态公园,也是城市一个新的网红打卡地。同时,我们还加强长江岸线保护,治理109公里岸线,建成“清水绿岸”河段400公里。

  重庆坚持统筹治城治乡。立足于重庆江峡相拥、山环水绕的特色风貌,打造富有山城韵味的生态之城。结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100个巴渝和美乡村,目前已经有164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

  从国际影响力来说,为了确保城市和赛事的双重安全,世乒赛没有面向观众开放,但从国家、省市自上而下一体联动的指挥体系,成都世乒赛组委会的环内环外一体联动机制,国际乒联、中国乒协、成都的一体响应运行,充分展现了中国力量、成都担当,让更多国际体育组织以及广大运动员们感受到了成都这座城市的温度和担当。

  这天夜里,大潘和团队一起想解决办法,“我们决定,连夜找到另外一套视频采集卡。”彻夜调试后,第二天排练时,导演和演员成功开启了“丝滑配合”。

  在外界看来,新能源汽车补贴撬动了国内市场,如今退场亦无异于给车企“断奶”。

  三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积极推进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保障好因疫因灾遇困群众、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

  同时,为进一步简化跨境人民币结算流程,服务中心联合相关机构设立了上合示范区优质企业白名单,白名单企业凭相关电子单证可直接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

  从8月15日到9月29日,为期一个半月的备战集训,除了疫情,还经历了高温、限电、地震等多重严峻考验,最终在各方支持下,顺利完成保障任务。

张思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