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家乡湖南道县:千年龙船文化焕新生

来源: 杭州网
2024-06-03 00:03:12

  中新社永州6月1日电 题:周敦颐家乡湖南道县:千年龙船文化焕新生

  中新社记者 唐小晴

  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的家乡湖南永州道县正在举行道州龙船赛,吸引6300余名民间选手、205支队伍“扒龙船”。

  道县古称道州,是中国龙舟之乡。起源宋代的道州龙船赛既为祭祀诗人屈原,也为纪念周敦颐,因为农历五月初五是周敦颐的生日。2021年,道州龙船习俗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每年端午节前,道县县城及周边沿河社区、村庄就开始制作新船参加龙船大赛。“选日子、挑材料、架马,道州龙船习俗现存仪式完整,且沿袭古制。”道县文化馆党支部书记王建文说,新船完工后,全村人还要聚在一起完成倒马、落龙、打犁头火、暖龙、点骏等民俗活动。

  龙船头是道州龙船最具特色的地方,其造型千姿百态,雕刻手法大胆夸张,着色鲜艳分明。

  “道州龙船头分龙、虎、凤、麒麟四大类,按油漆色彩又细分十三种。”今年62岁的道州龙船头雕刻手艺传承人陈兵寿介绍,道州龙船头一般用柳树、樟树制成,具有不易裂缝、防水防腐、经久耐用的特点,有选料、砍料、出胚、合成、雕琢等七八道工序,“雕琢最为重要,龙睛要大小一致、神情要骄傲威严”。

  道州龙船头的造型及颜色与当地庙宇、祠堂、门楼有紧密联系。“每种龙头都是一个村或一个族群的文化标识,见头便能知村。”王建文介绍,如东阳坊建有火神观、水口庙与武侯庙,宗庙祭祈火神,当地龙船头遂为金龙、金虎。赛事过后,各村还会将龙头 从船上拆下供奉在宗祠

  道州龙船竞赛时,船头有一“掌头人”,为全船总指挥。“掌头人”通常由村中德高望重者或名人学子担任。“旧时,掌头人由众人推举产生,现今是村中龙船赛爱好者自荐。”今年成为“掌头人”的何杰说,除“掌头人”,龙船上还会有掌握全队划行速度的鼓手、打锣者和经验丰富的老舵手。

  时光荏苒,道州龙船文化愈发鼎盛,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参与其中。身在他乡的道县年轻人,即便春节不回家,一到龙船赛都会回乡参赛、观赛。赛事期间,潇水、濂溪河两岸十里长堤都挤满观众。

  连日来,道县西洲街道西洲社区兴隆坊一队的吴跃忠带着一群十七八岁的队员在水上训练。“很多从小在岸边看长辈比赛的孩子长大后也成为划手。”在他看来,道县扒龙船不仅是一种历史文化传承,还是一个族群凝聚力的体现。

  如今,船身制作人刘杰也从父亲手中接过船身制作技艺,并带着弟弟和村里年轻人一起钻研。“年轻的龙船文化传承人都有一个共同心愿,立志在继承老手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展现新一辈技艺风格。”(完)

  据正观新闻报道,资料显示,闫学会于1963年出生,是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19岁便作为一名护士开始工作。很快,她转攻行政方面,实现了从技术人员到政坛领导的华丽转身。

  到达广州后的第二天一大早,申军良就带着钟丁酉去了广州中院申请会见张维平、周容平。“因为民事赔偿还没有完全执行,最重要的是梅姨还没落网,至少还有3个孩子没找到,他们可能是最后的线索。他们被执行死刑之后,梅姨这个人可能就真的消失了,我们想在最后的时间里争取一下。”

  王贻芳建议,可以先选取几家中央直属基础研究科研单位进行试点,依照其过去获得的竞争经费,按大约10%比例增加额外的稳定支持经费,“既能维持现有体系大体不变,也可以部分克服过度竞争的弊端,这种差异化的支持方式将带来新的效益。”他解释。庄辞也认为,改革应从小切口开始,逐步推广。她认为,科技部正在部署的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是一个很好的“切口”。

  在今年1月28日举行的“新春第一会”上,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表示,今年常州将满怀豪情迈进GDP万亿之城;烟台市政府工作报告此前也明确,2023年要“争取突破万亿元大关”。

  在谭主的记忆里,大陆高铁至少还有两次登上两岸社交平台热搜。一次是2021年初,《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发布,福州至台北高铁的规划赫然在列,“2035坐着高铁去台北”的说法不胫而走,引发两岸网友热议。

  一切围绕项目的资助体系中,研究机构的运营、选题方向及科研人员的工资薪酬都和项目直接挂钩。庄辞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作为项目负责人,为了“凑人头费”,也就是给课题组的学生和博士后发得出工资,还必须不间断去申请新的项目,造成一定的重复资助。

黄文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