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动的《清明上河图》”将在台北展出

来源: IT之家
2024-06-26 06:27:47

  中新社台北6月25日电 (记者 张晓曦)“会动的《清明上河图》”展览将于本月26日起在台北华山文创园区展出。主办方翡冷翠文创公司25日举行记者会表示,希望在现代科技的演绎下,展览可以让观众享受到声光之美,同时深入了解北宋的民俗风情和市井 文化。

  据介绍,此次展览演绎的《清明上河图》是由画家张择端绘制的版本,记录了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人们的生活实况。展区分为“历史长河”“盛世风华”“汴京十二时辰”“第一长卷”和“占卜雅集”,其中在“第一长卷”展区将播映“会动的《清明上河图》”;其他展区主要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手法、文化背景,以及北宋民众的生活状态等。

  翡冷翠文创公司总经理郑清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曾展出“会动的《清明上河图》”,引起热烈反响。2011年,该展览首次移师台湾展出,受到观众的欢迎。此次“会动的《清明上河图》”展览,是从上海方面取得授权、将原展览按比例进行缩小的一场展出,希望让台湾观众再次感受到《清明上河图》的魅力。

  郑清煌还表示,此次展览特别强调“穿越”“体验”和“沉浸”,利用现代动画、投影技术及增强现实(AR)辅助等,让观众看到画中的人、车、树、水等都动了起来,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当时民众的日常生活,同时感受到汴京的繁华景象。

  此次展览的展出时间为6月26日至9月15日。记者25日在台北华山文创园区看到,展览已挂出相关的宣传广告,有不少观众驻足观看,表示对展览有兴趣,届时有机会将来观看。(完)

  人们期望这些不良现象,进一步得到有效遏制,不法商家依法依规受到惩处,也希望各地旅游业在不断完善市场标准强化市场规范中健康发展。

  深入挖掘传统器物文化之美,传承中华美育精神的艺术形式和技艺。中国古代诗文、绘画、书法、建筑、雕塑、音乐和戏曲等本身就是传统艺术形式,同时又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从传统民间工艺,到饮食文化,再到名胜古迹等,都体现着中华民族向真向善向美的追求,是美育的重要教育资源。中国原始彩陶有许多世界级的珍品,如西安半坡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庙底沟的花瓣纹彩陶盆,围绕着彩陶进行“步步移,面面看”的欣赏,能在彩陶有限的圆面中体会到一种无尽的意味,而这种“游目”正是后来中国绘画和中国园林的一个基本审美原则。中国远古青铜器也有许多世界级的珍品,如商代的后母戊大方鼎、西周早期的伯矩鬲等,体现出中国艺术厚重质实的一面。中国古代建筑,从有据可依的西安半坡原型住房和大型房屋开始,就一直与自己的文化观念和与之相适应的审美趣味紧密相连,如“天圆地方”体现中国古代的宇宙观念,后来又随着文化的发展逐渐丰富。陵墓雕塑的优秀作品如霍去病墓的马踏匈奴、乾陵的飞马等,宗教雕塑的优秀作品如敦煌彩塑中的菩萨,都是世界一流的艺术珍品。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诗经》、《楚辞》、先秦散文与汉赋、唐诗宋词、元杂剧与明清小说,都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中和之美,委婉曲折,含蓄深沉,正是中华民族平和、宽容、偏重理性的文化性格特征在文学中的积淀。传统器物文化资源使人们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文化自信和自豪感。

  《人民日报》( 2023年02月07日 第 12 版)

在天等县把荷乡旺仁村和其他更广阔的农村地区

  蔡海龙认为,竞赛热的本质其实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违规竞赛备受追捧的背后有着深刻的政策原因。长期以来,由于在教育评价和招生录取方面存在的弊端,竞赛结果往往被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或者是中高考加分的项目,并且能在一些高校的自主招生中享受降分录取的优待,因此许多家长将竞赛作为择校和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工具。

健康生活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蔡政皓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