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近视呈早发态势,如何给孩子一个“清晰”的明天?

来源: 北晚新视觉网
2024-06-07 06:02:29

  中新网青岛6月6日电 题:儿童青少年近视呈早发态势,如何给孩子一个“清晰”的明天?

  作者 胡耀杰 王禹

  6月6日是第29个全国“爱眼日”。当前,中国国内儿童青少年近视已经成为影响儿童健康和全面发展的突出问题。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如何才能给孩子一个更“清晰”的明天?

  据中国国家疾控局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1.9%,其中小学总体近视率为36.7%,初中为71.4%,高中为81.2%。“近期在门诊中三四岁出现近视的孩子数量有所提高”,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小儿眼科主任张静表示,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展已经呈早发、多发态势。

  张静解释说,儿童青少年出现近视,其原因既包括遗传因素,也有不良的用眼习惯,比如近距离用眼过多、提前接触电子设备和缺少户外活动等原因的影响。“父母只要有一方是高度近视,就更需要增强近视防控意识,做好孩子的近视预防。”

  张静建议,家长要多带孩子进行阳光下的户外活动,每天不少于两个小时,加强身体锻炼,减少近距离用眼,每半年定期到正规眼科机构做相关检查。同时要注意孩子营养均衡并减少糖分摄入,“最新的研究发现,餐后一小时之内的近距离用眼也是近视发生发展的高危因素。”她说。

  张静特别指出,阳光下户外环境的空间频率有助于暂缓近视发生发展,同时阳光可以刺激视网膜中多巴胺的分泌,改善脉络膜血流,从而延缓眼轴变长,达到预防近视和控制近视发展的作用。

  据悉,儿童眼球 和视力是逐步发育成熟的,在1~3岁幼儿期、4~6岁学龄前期、7岁之后学龄期都是儿童视力保健的关键时期,应当定期接受专业检查。家长要从孩子出生就树立近视防控意识,给孩子一个健康视觉环境,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张静介绍说,“近视发生的前1-2年,会出现眼轴的突然快速增长,被称为近视前期,这通常发生在远视75度到0度之间。对近视前期的准确识别和干预可以暂缓孩子进入近视的年龄,这等同于暂缓近视进展,因为年龄越大,近视进展越慢。”

  近视可防可控不可逆,儿童青少年时期近视如得不到有效防控,一旦发展成高度近视,成年后罹患病理性近视和其他眼部疾病的概率就将明显增加。因此,家长要随时关注孩子的视力情况,尽早进行近视防控。

  中国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近视防治指南(2024年版)》指出,近视的矫正和控制包括佩戴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手术矫正4种方式。张静介绍说,近视治疗已经进入个性化精准治疗时代,每种措施都有其适应人群和优缺点,应在专业检查后,由医生指导规范使用。“对儿童而言更要以安全为主,对于8岁以下儿童,离焦框架眼镜仍然是应用最为广泛和安全的近视矫正方法。”她说。

  近视防控是一生的事情,“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和眼睛健康将受益终生。”张静说。(完)

  小琪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生在北方的老公之前很不理解为什么要打包菜回上海,直到妈妈的菜“承包”了他们两三天的口粮,就觉得“真香”了。

  节日期间,市民游客累计领取消费券761万元,撬动消费7395万元,撬动比达1:9.7。从消费类型看,百货零售、家电和餐饮成为消费券使用主力业态,分别占兑现量的41%、33%和16.6%,其中,唯品会和京东两大平台消费券领取最高,宜家东丽店销售同比增长1.2倍,客流量增长96%。

  在过去的一年里,针对售楼中心安装人脸抓拍系统的现象,长春检察机关积极履行公益监督职责,消除了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安全隐患。此前存在人脸信息被非法采集的几家售楼中心,目前均已主动拆除。

  阆中古城、碧峰峡、小平故里、峨眉山、剑门关等7家景区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阆中古城接待人数和门票收入分别比2019年春节增长167.67%、35.43%。同比2022年,接待人数和门票收入峨眉山分别增长32%、9.37%,九寨沟分别增长199.44%、87.29%,青城山-都江堰分别增长218.21%、236.81%。乐山大佛景区连续4天门票售罄,创造24小时接待游客破10万人次的历史性纪录。瓦屋山、西岭雪山、三星堆、中华彩灯大世界等景区门票预约量连续多日达上限。

  除自身优势和积累等原因外,揭阳、汕头两地超过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的原因或还与订单转移相关。据第一财经,2022年,珠三角、长三角的大城市如广州、上海等地受疫情影响较大,这些地区原有订单也有一部分转移到了揭阳、汕头受疫情影响较小的中小城市;近年来,部分轻工产业向揭阳等地级市转移,有利于降低物流、生产、仓储等各种成本。

  据悉,近年来国家培育了一批乡村旅游目的地,6000多个省级、千余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和世界“最佳旅游乡村”组合在一起,形成乡村旅游发展格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新供给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力量。不过,在春节期间乡村游持续走热、亮点频现的同时,仍暴露出不少问题。比如,有些地区乡村旅游开发缺乏整体性、生动性,人工雕琢痕迹明显,乡村特有风格流失;有些地区产品单一,缺少伴生、衍生产品;还有些地区照搬照抄、毫无新意,景区信誉度下降,游客流失率上升。

谢奕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