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中国】以文化自信凝聚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来源: 红星新闻
2024-06-06 03:34:00

  以文化自信凝聚民族复兴的 强大精神力量

  陈智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将文化自信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展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智慧,也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20世纪以来,世界文化不是各自独立发展,而是在各种文化的互动交流中呈现多元共存的局面。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反复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地位,科学阐明文化自信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就理论意义来说,文化自信充分展现出对我国文化发展历程的正确认识和对我国文化发展的科学把握,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强大凝聚力,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需要。文化自信进一步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本质和文化理想。从实践意义来看,坚定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奋勇前进的不竭动力,是推进文化自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强力量支撑。文化自信有利于不断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筑牢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文化根基,同时也推动道路、理论和制度的实践内化为文化的基因,使之具有深厚而长远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当今时代,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使命,首先要通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社会相适应,弘扬具有当代价值的中华文化精神。其次,对待外来文化应当秉持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正确态度。既要认识到外来文化的进步性,也要看清其局限性,更好地吸收汲取外来文化中代表现代性的积极因素,有效抵制具有腐朽性和落后性的消极成分,从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发展新成就。最后,坚定文化自信必须科学应对文化思潮。在全球化的时代语境中,面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西方错误文化思潮的渗透等挑战,要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据《纽约邮报》报道,土耳其副总统福阿德·奥克塔伊(Fuat Oktay)奥克塔伊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土耳其因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已上升到24617人。在叙利亚,有超过3500人死亡,还有很多人仍困在废墟下等救援。另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最新消息,土耳其和叙利亚因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已达到28192人。

  ——— 叙利亚制定紧急救援方案 ———

  “宁愿多花20万,也一定要买现房。”社交平台上,不少买房人这样交流呼吁着。但某省会城市的一位房地产销售对中新财经表示,当前购买现房同样需要多留心。

  ■WIND数据显示,2017-2019年的金银珠宝类零售额月均值为1633.48亿元,而2020-2022年的月均值则为1586.01亿元,下降了47.47亿元。

  “三体”这一IP,其影响力也确实强大。在腾讯视频上线一小时后,站内热度破2.5万,成为平台开播热度最快破2万的剧集。此后,#三体赢麻了#、#三体第15集封神#、#三体古筝行动好震撼#等话题,又随着剧集的播出冲上微博热搜。

  在诗歌心学的观点看来,到达相当的境界之后,所谓主体性,不仅包括个人性,也包括人民性,甚至还有天下性。在中国诗歌史上,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

赖采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