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起味蕾记忆 10道“消失的名菜”在广州发布

来源: 中国文明网
2024-06-11 02:44:06

  中新网广州6月8日电 (记者 程景伟)“粤味共享 声动湾区:‘消失的名菜’儿童粤语讲解大赛暨‘消失的名菜’第四季发布会”7日晚在广州博物馆镇海楼举行,现场发布了10道“消失的名菜”,10名小朋友依次用粤语为来宾介绍每道菜式。

  “消失的名菜”项目自2020年启动,是广州博物馆联动中国大酒店打造的文旅融合创新品牌。“消失的名菜”项目以推动老字号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为主旨,致力于从历史文物中挖掘菜谱菜品,复原业已消失或罕见的传统粤菜烹饪工艺,以期唤起公众的味蕾记忆。

  粤菜起源于汉代,“食在广州”始于晚清,而广州正是粤菜的发源地。广州博物馆馆藏的民国老菜谱,大多采用粤语书写。

  在“消失的名菜”第四季中 ,每一道佳肴的命名均融合了粤菜的精髓、独特的烹饪技巧以及深层的文化内涵,以富含粤语风韵的方式,生动诠释出每一道菜品的独特魅力与风味。

  其中,主菜“京参动魄”的粤语谐音为“惊心动魄”,实为“金葱冷吃金沙参”。中国大酒店厨师团队创新海参做法,用炸的烹饪方式让海参外表金黄酥脆,内里Q弹饱满,并以京葱、干葱、小红葱三种葱切丝油炸,丰富了菜式的香气和口感的层次。

  另一道菜“鲍你笋到飞起”则出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名菜“龙穿凤翼”,鲍鱼取包罗万有的意思,“笋”取顺利之意,鸡翅则代表着成功、腾飞,有着美好的寓意。此菜以酿鸡翼为基,卤熟去骨,填入干鲍丝与冬菇丝,口感丰富,浓味鲜香。(完)

<strong>如何补充营养</strong>

  守匠心,护传承。税惠以微小之力守护着在民族技艺的发展。据了解,西宁市辖区内现有民俗企业5家,民族工艺企业142家,涉及堆绣、唐卡、泥塑、民族工艺品、民族服饰等。西宁市税务局将持续聚焦民族特色产业发展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加强非遗文化产业帮扶力度,把国家减税降费的好政策及时送到民族工艺制造企业手上,帮助企业减负担、快发展,为民族团结、文化传承保护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完)

  “找到了,找到了!”在五场文化专场活动中,姜欢最喜欢听到孩子们找到“小兔子”时欢欣鼓舞的声音。这个兔子的形象,出现在沈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辽代白釉黑彩梅瓶上。据了解,每场活动大约有30组家庭,孩子们找到兔子后,会非常激动地告诉社教老师,其余孩子也会一起围过来仔细欣赏,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求知欲,讲解员也会借机将这件文物的“前世今生”细细讲给孩子们听。“策划这个活动,就是希望在春节前搭建亲子互动平台,让沈阳博物馆能够成为青少年群体的研学阵地。”姜欢说,这个活动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很多家长认为在兔年春节前举办活动很有意义。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袁国术看来,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全面提升国民整体科学素养非常重要,时不我待。

  新华社拉萨1月18日电 <strong>题:从司机到乘客:一名青藏铁路人的春运记忆</strong>

  赵阳介绍,上门喂养一次至少需要半个小时,碰到客户家里宠物猫比较多的,有时甚至得一个小时。“一天跑8家的话,算上路上的时间差不多就得10个小时左右,比平时上班时间还要长。一天下来,累到‘倒床秒睡’。”赵阳说。

张贞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