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国家队",突然出手!

来源: 大河网
2024-05-27 15:01:14

  “国家队”出手了!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新,注册资本3440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服务,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企业管理咨询。

  3440亿元人民币,这个数据远超此前的市场预期。今年3月份,彭博社曾报道,国家大基金三期募资2000亿元,预计马上推出。按如今这个数据,超预期比例达70%。

  超预期出手

  大基金三期神秘面纱揭晓。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新,注册资本3440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服务,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企业管理咨询。

  此次出手的金额远超市场预期。今年3月,据彭博社援引据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在美国准备大幅升级旨在遏制中国芯片和人工智能进步的技术限制之际,中国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正在为其第三期基金从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筹集资金,预计第三期基金规模将超过第二期基金的2000亿元人民币,达到270亿美元。

  去年9月,路透社也曾对此进行过报道。该媒体当时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正在募集新一期的产业基金,继续支持中国半导体事业发展。据报道,大基金三期计划募资3000亿元,规模较2014年一期的1387亿元和2019年二期的2041.5亿元明显提升,资金扶持力度更大。大基金为IC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推动产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根据CSIA数据,2015—2020年期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CAGR为19.6%,产业结构更趋于合理。

  此次3440亿元人民币的注册资本明显超过了上述两大外媒的预期。

  投向是哪里?

  那么,大基金三期成立之后,哪些板块将受益,投向又是何方呢?今天上午,光刻胶板块突然拉升,表现非常给力。显然,这是在反映上述之利好。

  大基金一、二期主要资金投向为晶圆制造,推动自主产能逐步爬坡。根据集微网统计,大基金一期聚焦于IC制造,占比达67%,设计占17%,封测占10%,而设备材料类仅6%。结合芯思想研究院(ChipInsights)和企查查数据,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9月10日,大基金二期共投资1197亿元,其中流向晶圆制造的资金约995亿元,占比83.2%。并加强了对上游设备、材料的投资,占比9.5%。

  中航证券认为,目前,政策扶持效果已有所体现2022年8812英寸的自主产能为305万片/月(等效8英寸),占12.3%,到2025年有望提升至17.0%。此外,未来3年的产能增速远高于其他国家/地区。预计2023—2025年自主晶圆产能将同比增长18.8%/19.6%/17.4%。

  制裁越极限,反弹越强烈,下一阶段,重点卡脖子环节或为关键在层层封锁的背景下,我国IC产业自主攻坚将为必然趋势,美国重点限制环节或为大基金三期投资重点,如人工智能芯片、先进半导体设备(尤其是光刻机等)、半导体材料(光刻胶等)。此外,尽管晶圆厂产能增速快,但仍以成熟制程为主,未来政策有望向先进制程晶圆厂倾斜建议关注。

  华鑫证券则认为,国家大基金的前两期主要投资方向集中在设备和材料领域,为我国芯片产业的初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算力芯片和存储芯片将成为产业链上的关键节点。国家大基金一直以来对产业趋势深刻把握,并具备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心。因此此次大基金三期,除了延续对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支持外,更有可能将HBM等高附加值DRAM芯片列为重点投资对象。

责编:杨喻程

校对:杨立林

百万用户都在看

重磅!新能源,突传三大利好!

恒大汽车,突发!

两大变数突袭!

首次!特朗普,超越拜登!

惊魂"乌龙指"!5分钟暴跌2.36万亿元,这家投行被重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755-83514034

邮箱:bwb@stcn.com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最近天气寒冷,王建荣原先户外临时摊点,没有任何遮挡,刮风下雨不方便。了解到王大爷的实际困难,城管队员周学礼骑上电瓶车,带着老人走街串巷,寻找新的地点。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寻找,最终给他在当地的一所中学门口,找到了一处合适的位置,安排了如今的这个爱心小铺。

  <strong>黑河市民 吴女士:</strong>来买点儿冻梨冻柿子,东北特色。家里人都喜欢,年年冬天都来买。

  油价方面,国家发改委2022年12月两次下调成品油价格,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合计下调920元和885元。

  ●<strong>健全党纪国法相互衔接、权威高效的执行机制。</strong>

  据悉,未来双方将以航天照明实验室为合作基础,联合航天有关科研机构在科研探索、技术转化、产品开发等领域全方位紧密协同,借鉴载人航天的先进照明经验,研发航天级健康照明技术,让航天科技赋能照明未来。

  视频记者:张南琦、张涛、岳文婷、苏凯洋、邹尚伯、张硕、余国庆、潘志伟、程济安、曹力、陶冶、李晓婷、何春好、毛俊、罗新才(摄制)、牛思佳(报道员)、李采霏(报道员)、罗翀(报道员)、杨成(报道员)、汪喜兵(报道员)、董立厚(报道员)、刘文化(报道员)、陈永松(报道员)、贺宝(报道员)、王磊(报道员)、李雪梅(报道员)、赵海涵(报道员)、关智文(报道员)

张珮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