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最新研究:巴西新发现2.37亿年前小型掠食性爬行动物

来源: 新民晚报
2024-06-23 00:11:12

  中新网北京6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开放获取学术期刊《科学报告》最新发表一篇古生物学论文称,研究人员在巴西新发现一种的古老掠食性爬行动物化石,它属于一类称为假鳄类(pseudosuchians)的形似鳄的爬行动物。

  这一化石标本可追溯到2.37亿年前的中-晚三叠世,也是巴西首次发现这一类小型掠食性爬行动物,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Parvosuchus aurelioi。

  该论文介绍,在恐龙占据统治地位之前,假鳄类曾是三叠世时期(2.52亿-2.01亿年前)常见的古代四足爬行动物,其中一些物种可以跻身当时最大的食肉动物之列。而被称为股薄鳄(gracilisuchids)的体型较小的假鳄 类,曾和这些顶级掠食者共存,之前在中国和阿根廷等地曾有该类物种的化石发现。

  在本项研究中,论文作者、巴西圣玛丽亚联邦大学Rodrigo T. Müller根据在巴西圣玛利亚组地层发现的一个化石标本,研究发现一个新股薄鳄物种。这具不完整骨架可追溯至2.37亿年前,由一个完整头骨(含下颌)、11块脊椎、一个骨盆以及部分保存完好的四肢组成。

  该化石标本头骨长14.4厘米,有细长的下颌,尖牙向后弯曲,头骨上还有几个开口;其骨架很轻巧,估计总长不足1米。论文作者根据这些特征将Parvosuchus aurelioi归类为股薄鳄,认为这是在巴西第一个被确认的该类物种,也显示出三叠世假鳄类的多样性。

  据了解,论文作者将这一化石新物种命名为Parvosuchus aurelioi,其中Parvosuchus来自parvus(小)和suchus(鳄)。同时,致敬该化石材料的发现者、业余古生物学家Pedro Lucas Porcela Aurélio。(完)

  深处闹市的豫园和《山海经》,两者看似毫不相干,却在灯会中实现深度融合。截至目前,豫园灯会已吸引超过百万游人前来赏灯,其中八成都是年轻人。

  <strong>——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③<br /></strong>

  从国内、海外、资金面三个维度看,做多窗口仍在,春季行情并未临近尾声。首先,中国经济复苏的主逻辑并未遭到动摇,中国经济活力已在释放。其次,美联储继续释放鸽派信号,海外市场的风险偏好仍在修复。最后,国内机构资金已在、并将继续逐步回来。

  通过遥感卫星数字地球技术,再把视线转移到位于北京怀柔科学城的大科学装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

  受伤病等因素影响,侯永永回归中国之后的表现并不如预期,出场数少得可怜,上赛季只替补出场过1次,2021赛季则是整赛季缺席。这样的表现,更不要说入选国足。

  大化是喀斯特地貌,雨水顺石缝直接渗透到地下,地表难以存水。

黄琬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