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眼丨再赴青海考察,习近平始终关注这篇大文章

来源: 封面新闻
2024-06-22 02:22:50

  在延安出席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之后,习近平总书记转赴青海考察。这是他今年第5次出京考察。6月18日,总书记来到西宁市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和宏觉寺调研。19日,他听取了青海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

  时隔三年,再赴青海,总书记重点看了什么,强调了什么?《时政新闻眼》为你解读。

  01

  看一所学校,听一堂思政课

  在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坐落着一所由上海市投资援建、隶属于果洛藏族自治州的寄宿制中学——果洛西宁民族中学。总书记到西宁第一站,就来这里看望老师和同学们。

  果洛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南部,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大气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60%,易受北方和西北方的寒流影响,自然条件相对严酷。为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当地借助上海市对口支援,在西宁建起了果洛西宁民族中学。

  学校于2019年7月竣工并投入使用,开设初中、高中部6个年级,面向全国选调管理团队及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师68人,其中上海援青教师团队7人。2023年,该校高考本科上线率超过70%。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三次赴青海考察,这是第一次走进校园。

  总书记听得很细。他听取了上海等东部地区援助青海教育工作和学校建设情况介绍。总书记问得很细。他详细询问了学生构成、课程设置、体育锻炼、普通话水平等情况。

  总书记看得也很细。他走进食堂、宿舍楼,查看学生就餐和住宿条件。总书记嘱咐食堂工作人员,一定要确保学生饮食安全、营养可口。

  在果洛西宁民族中学,总书记还观摩了一堂思政课。

  高一(1)班的教室里,一堂主题为“新时代、新家乡”的思政课正在进行,学生们用生动可感的形式,讲述新时代家乡的变化。

  上个月,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果洛西宁民族中学的这堂思政课,讲出了新气象新作为。

  在高一(1)班教室,总书记说,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学校思政课的一个重点,讲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故事,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和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小就植入孩子们的心灵。

  02

  看千年古刹,护珍贵遗产

  当天下午,总书记还来到位于西宁市的宏觉寺,了解藏传佛教界弘扬爱国爱教优良传统、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等情况。

  宏觉寺,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7世纪文成公主进藏时在此地修建的一处土坛。清乾隆年间,宏觉寺被赐予六世班禅大师管理,自此成为历代班禅大师在西宁的驻锡地和主要弘法道场,是历代中央政府与藏传佛教之间的桥梁纽带。

  在宏 觉寺,总书记参观了青海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展陈等。他走进大殿,听取寺庙加强日常管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等情况介绍。

  总书记叮嘱,要保护好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作出新贡献。

  2021年7月,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曾去往位于拉萨西郊的哲蚌寺。他指出,“宗教的发展规律在于‘和’。”“宗教要和顺、社会要和谐、民族要和睦。希望藏传佛教沿着正确发展方向,我相信这条道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这次在宏觉寺,总书记殷切寄语:希望青海藏传佛教界弘扬爱国爱教优良传统,促进宗教和顺、社会和谐、民族和睦,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03

  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做好这篇大文章

  6月1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听取青海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他强调,要持续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

  如何做好保护与发展的大文章,是总书记对青海始终不变的牵挂。他三次赴青海考察,两次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多次谈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16年考察青海时,总书记说,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

  2021年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说,青海对国家生态安全、民族永续发展负有重大责任,必须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负责。

  3个月后,总书记再赴青海实地考察。他强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

  正确把握和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青海的一道必答题。

  3年前,总书记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推动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正是在这个场合,总书记提出,要结合青海优势和资源,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

  从三江源、祁连山到青海湖,从察尔汗盐湖到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总书记实地指导青海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在这次青海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会上,总书记再次重点强调了发展与保护的问题。他指出,青海承担着维护生态安全的重大使命,产业发展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培育体现本地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总书记强调,青藏高原生态系统丰富多样、也十分脆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生态功能最大化,是这一区域的主要任务。

  在讲话中,总书记对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好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党纪学习教育等也作出了重要部署。

  上次到青海考察时,总书记说,“现在,我们共产党的各级干部到哪都要问一声乡亲们:还想过什么样的好生活?更好的生活,我们一起来推动、来实现。”“一个幸福的国家、一个现代化的国家,一定会建设起来。”

  三江源头,河湟谷地,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正在奋力谱写,高天厚土铺展大美画卷。

  监制丨申勇 龚雪辉

  主笔丨刘瑞琳

  记者|张晓鹏 王鹏飞 范凯 杨波 姚瑶 段德文 李晋 许永松 黎兵 郭鸿 杨新禹 赵化 陆泓宇 周倜 谢晓光

  视觉丨陈括 张晶

  编辑丨王尊

  后来,他从农村考到山东农业大学读农业机械。大二时,在一门讲锻造的专业课上,他发现自己小时候就已摸索过相关的手工制作,一看便会。本科毕业,他考上华东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和自动化相关专业,但读到第二年,他决定退学。他更希望与人交流,而非跟机械打交道,想将帮助自己成长的动手学习理念应用在更多的教育场景中。

  2021年11月,韩国现代中国学会曾举办过一次以“如何看韩日反华情绪扩散”为主题的学术会议。会上,首尔市立大学汉语文化系的一位教授在讲述“韩国青年一代的网络反华情绪现状”时,也公布了一份2018年进行的以韩中日三国20多岁大学生为对象的民调结果,其中韩国青年对中国的好感度为2.14分(满分5分),对日本的好感度为2.83分。民调还显示,越是自称“进步”的韩国青年对中国的好感度越低。该教授认为,韩国人对中国政府和中国人的认知存在片面性。

  自从走上领导岗位后,高燕文身边走动的人逐渐多了起来,阿谀奉承的人也多了起来,饭局、酒局也多了起来,在一次次推杯换盏、小恩小惠和赞扬吹捧中,高燕文逐渐迷失自我、习以为常。别人拉拢腐蚀他的手段也从吃吃喝喝逐渐演变成烟酒礼品、小额红包直至大额现金,在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围猎”中,高燕文变得飘飘然,胆子也越来越大,他忘记了来时路,踏上了“一路向腐”的不归路。

  印度是2023年G20轮值主席国,策划组织了几十场相关会议和活动,会议主题涉及青年、科技、创新、减债等,优先关注“绿色发展、气候金融、包容增长、数字经济、公共基建、技术转型、妇女赋权”等领域,多达50多个印度城市参与其中。

  界面新闻对比中国疾控中心公布全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数据,从整体数据上来看,相较于去年12月22日高峰694万相比,我国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呈下降趋势,且处于低谷。

  随着中国经济迈入复苏轨道,正不断激发市场潜力,不少外资企业在加快布局速度,抢占消费市场。例如,美国运动休闲品牌斯凯奇计划2023年在中国新开700家门店;星巴克提出“2025中国战略愿景”,未来3年内新开3000家店铺。

林承龙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