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1克棉织500米纱线 中国百年纺企何以引领行业潮流?

来源: 广州日报
2024-06-03 20:27:42

  中新网无锡6月3日电(记者 唐娟 魏园)太湖之滨,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纺织企业正以智能化改造引领行业潮流。6月2日,中新网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江苏采访团走进无锡一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我们现在所在的车间,量产的就是世界上最细的纱线,它能细到什么程度?1克棉花能织出500米的纱线,这就是300s特高支纯棉纱线。”在无锡一棉的生产车间,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蔡赟向记者介绍着棉纺行业的“奢侈品”。

  在运转的纺织车间,一排排机器前只能看到几个工人,实在让偌大的车间显得有点冷清。蔡赟说:“几十万个传感器构建了一个智能化生产线网络,生产状态、产品质量和机组用电信息等生产数据都能在终端大屏上一目了然,每万锭用工10人以内,已经不是一句空话,它代表着中国纺织行业最领先的技术水平。”

  无锡一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9年,它见证了无锡 乃至中国纺织行业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无锡一棉同样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然而,凭借其过硬的技术实力和创新精神,一棉成功实现了从传统纺织到现代化智能制造的华丽转型。

  智能化改造是无锡一棉转型升级的关键,这为企业带来了切实的效益:生产效率提升了15%、运行成本则降低了11%、劳动强度降低30%。同时,无锡一棉的转型还赢得了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江苏省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企业(标杆工厂类)、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管理创新成果大奖”等多项荣誉。

  以技术革新为核心,无锡一棉不仅为全球纺织行业的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更在全球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300s特高支纯棉纱线在这里实现量产;100s以上特高支纯棉纱线在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国际众多知名成衣品牌纷纷选用无锡一棉的面料;其输出技术在埃塞俄比亚德雷达瓦国家工业园投建的纺织工厂更是国际合作的典范。

  无锡一棉的发展历程,是中国传统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这家百年工厂以其不断创新的精神,成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典范。(完)

  美欧强调维护《联合国宪章》中心地位,但正是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无视《宪章》明确规定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不干涉内政等原则,以“人权”为借口干涉中国内政,甚至对伊拉克、叙利亚等主权国家大打出手。说到“经济胁迫”,美国公然胁迫其他国家不得使用中国企业设备,不得同中方开展合作,这才是经济胁迫;美国推出《芯片与科学法》,联合盟友对中国搞经济霸凌,强制推动脱钩断链,这才是经济胁迫;美国以《通胀削减法》迫使欧洲企业将生产线转移至美国,这才是经济胁迫。

  目前西南政法大学采取校内调任、校外引进、新聘教师等举措,为纪检监察学院配备了纪检监察理论、中国共产党纪律学、监察法律制度、廉政文化学、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与党内法规研究五个专任师资教学团队,团队成员共计56人,“能够满足纪检监察人才培养的需求。”

  “在西沙永兴岛上待了一个多星期,采访了大量参与过西沙海战的民兵、渔民和海军官兵,收获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如果不是实地采访,电影里的情节和细节永远都不可能真实感人。”陆柱国说。

  今年24岁的王润航就职于郑州市管城区十八里河办事处,原先负责城管方面的工作。10月10日,王润航被抽调到十八里河办事处刘湾村的追阳专班,主要负责核实信息、接送医护、安排复检等工作,24小时待命,节奏一下子快了起来。

  12月2日下午,海珠区叠彩园某业主向记者分享了一张通知截图,该通知由叠彩园物业服务中心发出,落款时间为12月2日。这则通知内容显示,为保障社区居民正常生活,该小区实行楼层精准防控措施,即阳性病例所在楼层调整为高风险区,所在楼层的全部住户将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的防控措施。比如,某栋10层共计5户居民,其中01户出现阳性病例,则01、02、03、04、05户全部按照高风险区实行管控。除高风险楼层外,其他楼层实行“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的防控措施,住户可凭绿码正常出入小区。

  中新经纬12月7日电 据应急管理部网站7日消息,为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国务院安委会决定,自即日起至明年3月在全国范围开展岁末年初安全生产重大隐患专项整治和督导检查。同时要求,不得随意下达一律停工停产指令。

聂睿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