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学者:“这是向中国学习建设经验的好机会”丨世界观

来源: 海报新闻
2024-06-06 10:22:41

日本三级韩国三级「少しは馴れた」  在冯晓梅所在的医院,尽管收治病人的压力不见缓解,但流程正慢慢理顺,趋于稳定,医院也在努力把有医疗需求的这些人都收治进来。由于各级医院都在扩充病床,转诊情况也比半个月前有所好转。tLldCs-b5yhvcvF2Ytgbk8Lf-马来西亚学者:“这是向中国学习建设经验的好机会”丨世界观

  中新网6月4日电(陈彩霞)“1974年,马中建立外交关系,马来西亚是东盟国家中第一个和中国建交的国家。自此,两国友谊不断发展升温。”近日,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政治学者李佩敏在接受中新网专访时说道。

  2024年是中国和马来西亚建交50周年。两国贸易额从建交时不足2亿美元攀升至2023年的1902.4亿美元,增长了950多倍。中国连续15年保持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地位,连续多年是马来西亚主要投资来源国。马来西亚是中国在东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

  “马中两国的合作已拓展到许多领域,包括贸易投资、文化交流和能源等领域,双方合作成果显著,双边关系已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李佩敏说道。

  她表示,马来西亚是最早拥抱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是马中之间最大的经贸合作项目。作为连通马来半岛东西海岸的主要交通干线,东海岸铁路的建成将大大缩短运输时间,提高相关地区旅客及货物的运输效率。

  “该项目促进了东西海岸的互联互通,也促进了铁路沿线的贸易、投资及旅游业的发展。通过马中铁路‘人才培训合作计划’,中国还给马来西亚当地人民培训,传授铁路技术、运营及风险管理等知识,这是我们向中国朋友学习铁路建设经验的好机会。”李佩敏说道。

  她还表示,当前地缘政治形势不确定,马来西亚这样的“小国”被少数国家敦促“选边站”。但她认为,马来西亚保持坚定和中立更重要,不同国家之间更紧密的联系将有助于减少冲突。

  “中国一直强调,尊重东盟的中心地位,将马来西亚视为朋友和伙伴。在平等的基础上,双方能进行更多合作,促进商品、服务和人员更自由地流动,加强全球化势头。双方还可以通过东盟等多边平台,来共同应对当前地缘政治形势的不确定性,”她 说道。

  中马两国关系最近的显著发展也得益于签证政策的放宽。自2023年12月起,马来西亚对中国实施30天免签证入境措施,而中国也已允许马来西亚人免签证入境并停留15天。

  “我的朋友和家人去了中国很多美丽的地方,如上海、深圳、西安等地。马中互免签证体现了两国之间的深厚信任,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李佩敏说道。

  她特别提到,2016年,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成立,这所大学通过交流项目帮助很多中国学生到马来西亚学习,很多马来西亚学生也有机会参观厦门大学校园。这些举措帮助两国学生了解彼此的文化,包括语言和传统等。

  “我认识一位中国女孩,她通过学生交流项目在马来西亚学习,期间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中国文化,积累了相当多的马来西亚粉丝。这种年轻人之间建立起的联系,将成为两国之间不断加强外交关系的基础。”李佩敏总结道。(完)

  “我们还开展了对65岁以上新冠病毒感染者等重点人群的分层管理,把有基础性疾病、没有打过疫苗等情况的居民作为红色重点人群关注,如果有问题可以提前与家庭医生沟通,病情严重的由家庭医生做120优先转诊。”该中心医务科科长毛逸艳告诉记者,在村居委开展感染人群管理的基础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上门、电话、微信等形式增加健康监测频次,逐步推进指氧仪等设备配置,将氧饱和度纳入对重点人群感染者健康监测内容。

  另有网友表示,“面对这种事就应该第一秒就掐灭,不给它生存空间,而不是还让小说出版。让小说出版,还会带偏那些心智不成熟的小孩子。”

  《江苏卫视2023跨年演唱会》以“奋斗中的我们”为主线,编排了“山川奔赴的我们”“自强不息的我们”“同心同行的我们”等八大篇章,串联起党的二十大召开、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中国载人航天30年等2022年度重大主题,并请甘肃蓝天救援队队长於若飞、TVB主持人陈贝儿、澳门爱国教育青年协会主席黄家伦等作为“奋斗讲述者”登台,致敬各个领域坚守和付出的人们。《2022-2023湖南卫视芒果TV跨年晚会》大幅提升时代人物和普通人的比例,快递员、消防员、医护人员等组成六大行业方阵亮相。《浙江卫视美好跨年夜》邀请浙江省商务厅副厅长陈志成以及出海企业代表讲述浙商组团出海开拓市场的故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