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1克棉织500米纱线 中国百年纺企何以引领行业潮流?

来源: 央广网
2024-06-05 05:44:23

  中新网无锡6月3日电(记者 唐娟 魏园)太湖之滨,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纺织企业正以智能化改造引领行业潮流。6月2日,中新网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江苏采访团走进无锡一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我们现在所在的车间,量产的就是世界上最细的纱线,它能细到什么程度?1克棉花能织出500米的纱线,这就是300s特高支纯棉纱线。”在无锡一棉的生产车间,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蔡赟向记者介绍着棉纺行业的“奢侈品”。

  在运转的纺织车间,一排排机器前只能看到几个工人,实在让偌大的车间显得有点冷清。蔡赟说:“几十万个传感器构建了一个智能化生产线网络,生产状态、产品质量和机组用电信息等生产数据都能在终端大屏上一目了然,每万锭用工10人以内,已经不是一句空话,它代表着中国纺织行业最领先的技术水平。”

  无锡一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9年,它见证了无锡乃至中国纺织行业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无锡一棉同样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然而,凭借其过硬的技术实力和创新精神,一棉成功实现了从传统纺织到现代化智能制造的华丽转型。

  智能化改造是无锡一棉转型升级的关键,这为企业带来了切实的效益:生产效率提升了15%、运行成本则降低了11%、劳动强度降低30%。同时,无锡一棉的转型还赢得了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江苏省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企业(标杆工厂类)、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管理创新成果大奖”等多项荣誉。

  以技术革新为核心,无锡一棉不仅为全球纺织行业的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更在全球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300s特高支纯棉纱线在这里实现量产;100s以上特高支纯棉纱线在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国际众多知名成衣品牌纷纷选用无锡一棉的面料;其输出技术在埃塞俄比亚德雷达瓦国家工业园投建的纺织工厂更是国际合作的典范。

  无锡一棉的发展历程,是中国传统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这家百年工厂以其不断创新的精神,成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典范。(完)

  但与我预想的不同,他本可以继续问我问题或者邀请我前往作证,但这些都没有发生。因为调查已经完成了,他们的结论是没有任何问题,所有员工没有发现任何不当行为,物品都无可置疑地得到了解释,我的指控完全没有根据。这让我非常震惊。

  中国的目标从来不是超越或者取代谁,也不是为了和谁争世界老大,而是不断超越自我,成为更好的中国,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美西方一些人,同时患上了对华焦虑症与对华强硬癖,说中国“太行”的是他们,说中国“不行”的也是他们,一定程度上,这类无聊话题和过激行动本身就是他们内心纠结的表现。而在一个显然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继续谋求发展,以我为主,坚定立场,脚踏实地,昂首前进,是应对外部压力和聒噪最好的回答。

  再之前,去年4月,黑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朱玉文被查。朱玉文2018年10月任省发改委副主任,省粮食局局长,2019年8月至2022年4月任省发改委副主任。

  格拉德尔:最初没有想过报警,因为这是大英博物馆的责任。就我而言,正确的做法是通知大英博物馆藏品被盗,至于警察是否应该介入其中,则需要他们自行决定。

  毕业后回到柬埔寨,他晋升上校,被任命为柬埔寨国家反恐特种部队司令,参与了国家反恐能力建设。2013年,他被柬埔寨国防部授予中将军衔,被任命为柬埔寨陆军副司令和空军副参谋长,同时继续兼任反恐部队指挥官。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抓总研制的常温液体两级运载火箭,具备发射不同轨道要求单星、多星的能力,其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1.3吨。

赖建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