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理由”退货不等于“无条件”退货

来源: 中文网
2024-06-13 19:51:21

  网购已经成为现代消费者购物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正如大家常说的“网购有风险”,在方便大家的同时,通过网络购物也因信息不对称,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商家通过虚假宣传、刷好评和销量等营销手段欺骗消费者,致使消费者被迷惑,购买了远离自己期望的商品,甚至买到假冒伪劣商品。 对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除特定情形之外,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须说明理由。该条款弥补了网购相对于线下购物的不足,保护了消费者正当权益,还能够倒逼经营者提高商品及服务质量。

  但退货“无理由”,不代表“无条件无限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上述条款还规定,消费者退回的商品应当完好。《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暂行办法》除了规定“消费者退回的商品应当完好”外,还规定了服装、鞋帽等商品“不完好”的具体判定标准为:商标标识被摘、标识被剪,商品受污、受损。在上述事件中,申请退货的大量裙子已经有穿洗痕迹,还有异味、汗味,并不“完好”。消费者的退货行为不仅可能违反该暂行办法,还影响商家的二次销售,给商家带来经济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此类行为并不是个例。如果消费者都在商品因自己原因“不完好”的情形下申请“七天无理由退货”,如果商家为节省成本将未经妥善处理的退回商品转卖给别的消费者,长此以往,不但诚信、良性的网络交易环境会被破坏,还可能扰乱市场公平交易秩序,后患无穷。

  如何防止消费者“无理由退货”权利在行使过程中出现“杂音”?相关部门要细之又细,多方调研,全面了解“无理由退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规则。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了退货交易中的“不可为”,也要明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代价。电商平台要畅通举报渠道,细化平台交易规则,制定更加规范、有效的售后条例,平等保护商家和消费者的权益。监管部门要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明确“无理由退货”的实操边界,引导消费者诚实交易、依法维权。

  <strong>管窥人生百味</strong>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际,该用怎样的方式迎接崭新年?走亲访友、聚餐拜年、推杯换盏之外,运动健身也不失为春节假期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巩泽仁介绍,新塘站组建于2006年12月,担负着以新塘镇和增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中心的增城区南部两镇两街(新塘镇、新村镇、永宁街、宁西街)247平方公里的消防安全和抢险救援工作。建队至今,年出警量超千起。2022年,新塘站共接警出动1131起,出动消防车2642辆次,出动警力14457人次,抢救财产价值5500余万元,有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大年初三,北京青年报记者来到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位于顺义的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展区。展出以中华古代文明为主题,以云冈石窟为主题的“唤醒石头里的生命”双年展主展单元以及“数字敦煌”、“触梦三星堆”两个平行展并列展出,传统佳节与传统文明相映成辉,唤起了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

  <strong>宜春胡女士:</strong>

  商鹏飞稍晚时回应表示,将适时对该项并购作出决定。他强调,促进电信行业的竞争和可负担性始终是自己的首要任务。

郭睿纬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